大家好,我是徐建明,歡迎大家回到徐建明的理財課堂。上一期我們提到投資資產組合要從四個維度進行考量。那麼在實際操作當中,如何來進行家庭資產配置呢?按照我們前面講的,在整個家庭資產中把使用資產和保障資產安排好以後,剩下的部分就是投資資產。

今天這一節,我們講投資資產組合的設計。說到投資資產,首先我們考慮金融投資,這也是我們普通家庭投資的起點。因爲金融投資可以從很小額開始做,比如說貨幣市場基金,可能三、五百塊錢就可以開始了。一般來說,當金融資產積累到一定階段以後,可以開始考慮持有房地產資產,然後到了一個更高的階段的時候,纔會考慮一些股權類的投資。至於那些另類的投資,有了金融投資和房產投資之後,可以安排一定量的另類投資。另類投資的種類非常多:各種金融衍生品、實物投資比如說黃金、收藏,包括現在的一些非標產品、P2P、信託,甚至於現在數字貨幣……這些都可以歸結爲另類投資。當然有一個產品比較特殊,就是具有投資功能的保險產品。理論上講具有投資功能的保險產品也屬於非常複雜的組合型金融產品,但考慮到這類資產的安全性和現在越來越成爲主流的投資的趨勢,所以我們可以把投資型保險也歸爲基礎金融投資。它和基金非常類似,都是委託一個專業的機構幫我們打點資產。

那麼知道了這個分類以後,我們的家庭投資資產組合,它的順序就是先考慮金融投資,從我們工作攢錢開始,就不斷地積累我們的投資資產,來構建我們的家庭投資資產組合。一開始可能只是存點錢然後買一些理財產品,然後可以適當地買一些股票,當然我更推薦的是買一些基金。通過這樣的日積月累,這些資金一方面在不斷地往裏投入,另外一方面也在不斷地增值,持續個3到5年以後,你就會積累下一筆相當不錯的投資資金。

通常來說,我們人生到了這個階段,就到了談婚論嫁、成家立業的階段了。這個時候,可能爲了買一套房子,把自己的所有積蓄都花完。當成家之後,生活穩定了,而且兩個人一起來存錢,存錢的速度會更快了。這時候又重新開始構建自己的金融投資組合,順序還是這樣:先存錢,然後買理財產品,然後定投買基金,買股票,買債券。通過這些股票、基金、債券構建的金融資產組合,一方面不斷地投入,另外一方面不斷地增值,最後實現家庭投資資產組合不斷地長大。等到了一定階段,比如說有個一百多萬的時候,就可以考慮是否安排再做一項房地產投資行爲。

我想在這個階段是我們目前大部分聽衆所處的階段,就是已經成家了,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這套房子主要是自己使用的;然後金融資產現在也積累了幾十萬,甚至一兩百萬,往往在這個時候就糾結是要再買一套房子,還是繼續通過金融投資來積累財富。我的觀點是在這個階段可以考慮再買一套房產作爲投資性房產,但是這個前提是什麼呢?就是你通過按揭貸款再買一套房產之後,你手上還能夠有個幾十萬塊錢金融資產。也就是說,如果你手上的錢爲了再買一套房子,必須把所有的錢都拿去付首付的話,那麼你現在這筆錢還不適合於做房產投資,也就是說不適合於再買一套自己住之外的第二套房子。

爲什麼有這麼一個要求呢?原因就是如果你爲了買房子,把手上的金融資產全部耗光的話,帶來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你整個家庭資產的流動性極大地降低了。因爲金融資產跟房地產資產一個最大的不一樣就是,金融資產的流動性普遍比較高,所以不能夠簡單地把錢都換成房子。在我們考慮家庭資產組合各類別配置的同時,也要考慮到流動性問題。所以從結婚以後,原則上一個家庭它是不可以沒有金融資產的。如果你又買了一套自己的投資性房產,然後隨着時間的推移,你的金融資產組合又在不斷地增長,因爲我們每個月一定會有結餘,這些結餘的錢除了考慮隨着家庭結構的變化而配置好適當的保障資產以外,就是要不斷地積累我們的投資資產組合,而投資資產組合可以日積月累的就是金融投資。

很多人喜歡問一個問題,我的金融資產和房地產資產比例是多少才合適?其實我們人的一生,這兩個資產的比例一直在變動。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你的資產都是金融資產,就拼命地攢錢,等到要結婚買房子的時候,可能把所有的金融資產都換成了房地產資產,金融資產去零了;然後買了房子、結了婚以後,又開始攢金融資產,那金融資產比例又在不斷地上升;升到一定階段的時候,你可能要買第二套房子了,那麼你的整個家庭資產當中,金融資產的比重又一次大幅地下降。當然,我說了第二次是不宜降到零的,也就是除了爲了結婚置業以外,正常情況不應該把所有的金融資產都用去買房子。

總之,我們的家庭資產當中,金融資產的比重是不斷在變化的,沒有個確定的比例就是最好的比例。但是從總的趨勢來看,在家庭投資資產組合當中,相對年輕的人,金融資產的比重應該更高一點;相對年紀大的人,房地產資產的比重相應高一點比較合適。這裏實際上涉及到一個適合性的問題,也就是金融投資可能更適合於的是年輕人,而房地產投資更適合的是老年人,爲什麼呢?因爲金融投資涉及的是市場的隨時的變化,必須對市場、對經濟、對政策非常敏感,而且年輕人相對需要用到錢的地方比較多,對家庭資產的流動性要求也更高。反之,年紀大了、越成熟越穩定了,越適合於持有房地產投資。

我之所以特別強調這一點,是因爲我發現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在做金融投資,比如說股票投資當中年紀大的人很多,反而年輕人都特別熱衷買房子。當然如果是爲了結婚而買第一套房子,把這個房子當成使用資產或者置業的話這無可厚非,因爲年輕人嘛,到了這個階段了就要購買房子。但是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其實年輕人更多地應該尋求適合的金融投資,這樣你的整個資產組合有更好的流動性,因此你可以有更好的進退、調整的機會。

比如說你有100萬是一個金融資產的組合,另外有一個人有100萬是一套房子。這時候你想去進修了,讀個MBA學費50萬。如果你這100萬是一個金融資產的組合,很簡單,我們就把金融資產賣出一半,報名交這個學費,另外剩下的可以做繼續投資。但是如果你這100萬都是房子的話,就很麻煩,因爲房子不能說先賣一個衛生間和客廳,其他部分先留着,房子它只能整體買賣。所以總的來說,無論從生活的需要,還是投資的性質,金融投資都更適合於年輕人,而房地產投資適合於年紀大的人。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家庭投資資產的組合,基本上就是基礎的金融投資加上房產,而基礎的金融投資無非就是債券、股票或者乾脆買個基金。

所以家庭資產組合說複雜可以很複雜,說簡單其實也非常簡單。在安排好使用資產和保障資產之後,你的投資資產可以通過買幾個基金來不斷地累積金融資產,到了一定階段了又可以再買一個房子,也就是基金加房子的這個組合,就構成了我們家庭投資資產的主體部分。

很多年輕人喜歡問我有什麼好的投資,我說沒什麼好的投資就踏踏實實買點基金就行了。還有問P2P都不能投,黃金能不能投,我說這些你都不要考慮。那爲什麼不投這些東西呢?這些東西不是絕對不能投,而是如果要投的話,它只能佔你家庭資產一個很小的部分。而這很小的部分意味着,你需要把足夠的基礎性金融投資資產和房地產資產都安排好了以後,你纔可以進一步考慮那些所謂的另類投資。你連這些基礎的都沒有,或者說你買一個P2P產品需要把你的所有積蓄都拿去買了,然後問我這個產品能不能買,那我的觀點非常簡單——堅決不要買。像信託也好、P2P產品也好、非標也好、私募債券也好,它們的投資起點可能都比較大,儘管現在有些年輕人也攢了個幾十萬、百把萬,但是如果爲了買這樣的產品,把全部或者至少是大部分的資金都買這樣一款產品的話,那顯然是不能考慮的。

那什麼樣的人才來考慮這些所謂的另類投資呢?就是他買一個這樣的另類投資產品,大概只佔他家庭資產的很小的比例,比如說5%、10%、最多20%,那麼可以。比如說,一個成功的家庭主婦,她的家庭可投資資產有2000萬,那麼這時候她選擇配一些P2P,買一些私募債或者是信託,當然可以;甚至不僅是可以,而是一定要配的,因爲她的基礎金融投資和房產投資這兩類核心資產已經有了,那麼爲了讓自己整個資產的豐富性增加,同時也提升一些投資收益,所以一定要配。因爲像剛纔講的這些另類投資,它的預期投資收益會比較高一點,所以到了這個階段纔會考慮這些另類投資,而且即使你的投資資產組合已經達到一、兩千萬這個水平了,也不是什麼新鮮特別的資產,就要去試一試,就要去投一投。

剛纔介紹的P2P、信託,包括商鋪,是到了這個資產水平可以考慮的。但是像收藏,包括私募股權投資,這些一般來說應該是資金達到更高水平的人才會考慮。當然這也有例外,比如說有人對收藏就是特別有興趣,而且有心得。有一些本身就是企業的高管,對企業的經營和企業好壞的判斷很有經驗,而他風險承受力相對又比較高的話,他可能在資產還不是特別高的時候,就開始考慮一些收藏類的投資或者是股權類的投資。如果不是這種有專門特長和經驗做背景的話,原則上收藏類和股權類的投資,在家庭可投資資產還在一、兩千萬水平之內的話,就不用考慮了。

當然你資產到了更高階段了,比如說5000萬以上的水平,那麼這些都應該納入你的投資資產組合的考慮範圍。尤其是收藏類的投資,可能更要跟年齡結合起來,年齡相對更大一點了,更適合於進行一些自己喜歡的收藏類投資。有很多年輕人喜歡收藏,但是這跟收藏類的投資,是兩碼事。所以把收藏當成一種愛好,和購買一些作爲家庭使用資產,那可能在資產還沒有太多的時候,甚至於在比較年輕的時候,考慮適度的費用在這方面,無可厚非;但既然它是一種使用資產,那麼毫無疑問,你不應該在你的整個財務資源還很緊張、還不寬裕的情況下,把過多的資金投在這個上面。

上述內容大致構成了我們構建家庭資產投資組合的基本思路,在這個思路里邊,儘管我們特別強調資產配置要考慮的四個維度,但是也要說明一下,貨幣維度和區域維度,也是非常高淨值的人羣纔要考慮的。尤其是區域維度,也就是把你的資產放在這個星球的不同的地方,這件事情一般我覺得你的可投資資產應該在5000萬以上,才需要考慮。如果你總共就1000萬,然後還要把你的資產在美國放200萬,澳洲放200萬,中國放200萬,日本放200萬,歐洲放200萬,然後每年到各地看看你的資產表現,你會發現,你的家庭資產不足以支付你這樣的一個運作。記住,分散投資是可以規避風險,但是同時也讓你的投資收益下降,而且任何一個投資行爲都是有成本的,分散得越厲害,你的管理成本就越高。所以可投資資產在5000萬以下的,原則上就不要考慮區域的問題了,就放在中國就可以了。

我相信我們的聽衆絕大部分都屬於這個範圍,如果個別的很榮幸有一些高淨值人羣也在聽我們的課程。對於高淨值人羣,他的資產配置呢要另外專門再來講,那麼貨幣配置要不要持有一些非人民幣資產呢?這個呢同樣道理也是高淨值人羣要考慮的。但是因爲做一個非人民幣資產的配置,相對來說管理成本沒那麼高,所以不需要到那麼高資產水平纔要考慮。我覺得你的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以上的人,就要適度地考慮持有一些非人民幣資產。

這樣的一個安排的主要目的是規避匯率風險。有人說,你是不是覺得人民幣會貶值?其實不是。我們把資產做分配,不放在一個籃子裏邊,不是說不看好這個籃子,而是這樣的分配可以有效地降低風險。如果你的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以上的話,拿出10%~20%以非人民幣資產的形式存在,比如說外匯的儲蓄、外匯的理財產品,比如說現在在國內直接就可以買一些港股或者從網上買一些美國的股票,買一些海外的理財產品,甚至於在海外置業,這都是構成非人民幣資產的簡單方式。

貨幣配置和區域配置主要是高淨值人羣才考慮的,我們普通工薪階層的資產配置,主要考慮的是流動性和項目配置。在流動性上,原則就是越年輕的人對流動性的考量越重要,相對年紀大一點的人資金使用不那麼頻繁,整個資產的流動性適當降低也問題不大。但是一定要記住,在我們設計家庭投資資產組合的時候,流動性是一個永遠不能忽視的要素。

而至於項目投資,我再次強調一下,不要嘗新鮮,現在流行什麼就投什麼;也不要過度地分散,這也買一個那也買一個。特別是有些聽過理財課的人,他覺得自己金融理財知識很多,這個也懂那個也懂,所以這樣也買那樣也買。不需要!就像我前面介紹的,作爲一個有正當職業、踏踏實實工作的年輕人,你的投資資產組合,就是通過基金定投的方式不斷地積累你的金融資產,金融資產積累到一定階段了,可以再做一個房產投資。

基本上,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一個基金組合加上一個房產投資,就構成了我們家庭投資最主流的部分。另外隨着年齡的增長,再考慮一些比如說投資型保險的投入,一些私募性質的產品,比如說私募債、信託、P2P等等。適量就可以了,不要買太多的金融產品,甚至於股票、債券都可以不買。總之,我們要對家庭資產進行配置,做一些分散的管理,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面;但是也不要過度分散,對普通工薪階層家庭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我之所以反覆強調這一點,就是因爲特別喜歡聽理財課的那些愛好學習的年輕人,往往喜歡嘗試各種新的東西,記住了:新的東西跟好的東西沒有一毛錢關係。

Quiz思考題:

好吧,這節課就講這麼多了,大家還是結合這節課的內容,來看看自己家庭投資資產組合是怎麼構建的?是不是過於複雜,或者另類資產偏多而基礎投資沒有作爲重點來考量,尤其還要注意家庭投資資產組合的流動性問題。把這節課重點強調的幾點來對照自己家庭投資資產組合進行比較,如果發現了問題,要想到解決方案。具體如何調整自己家庭資產組合,動態地管理自己家庭投資資產的組合呢?我們下節課再交流。這節課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