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人大畢業生失聯”的消息牽動了不少網友的心,11月22日凌晨,人大失聯女畢業生確認離世。此前,失聯女生的姐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妹妹因工作壓力太大有焦慮和抑鬱情緒。

人大失聯女生已離世,曾透露工作壓力大

據媒體報道,失聯女生的家屬曾於11月20日發佈尋人啓事稱:11月19日18時40分許,24歲人大畢業生王鈺敏因情緒不好獨自離家,在北京方莊附近失聯。

人大24歲女生失聯,曾因抑鬱喫藥,經警方初步勘察系自殺

媒體從鈺敏姐姐處得知,今年6月王鈺敏剛剛從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研究生畢業,今年7月畢業後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和朋友一起租住在北京豐臺區。事發前曾透露因工作壓力太大導致心情不好,甚至還專門爲此請假半天。11月17日,她陪妹妹去了醫院,醫生診斷其爲焦慮、抑鬱,給開了一些藥。11月19日,王鈺敏想讓姐姐陪伴下樓散步,結果卻突然奪門而出,不見了人影。隨即,姐姐報警。

人大24歲女生失聯,曾因抑鬱喫藥,經警方初步勘察系自殺

11月21日22時,失聯女生的姐姐王女士告訴媒體,妹妹已找到,當事人想安靜一下。王女士稱:“(妹妹失聯前)有異樣,當時情緒很激動,中午的時候,我跟她一塊去公司請了假帶她回來的,想平緩一下情緒。我認爲她的領導同事都挺好的,只是就是可能自身還沒有調節過來,包括她的同事領導現在也很關心她,(妹妹)就沒有說是因爲同事之間的矛盾(而情緒不佳),就純粹只是工作上面的問題,家人之間也沒有因爲其他的問題吵架。”

人大24歲女生失聯,曾因抑鬱喫藥,經警方初步勘察系自殺

22日凌晨,媒體從失聯女生王鈺敏家屬處瞭解到,王鈺敏已經離世。家屬表示:“從家屬的角度來說,人已經找到了,我們也不想再多說什麼。謝謝大家理解。”

報道稱,曾在2018年冬天和鈺敏一起參加過實習的學妹肖薇(化名)回憶說:“鈺敏學姐是個非常認真負責的人,有什麼問題問她她都會幫我,感覺很穩重、很溫柔。”肖薇說,最近一年自己也遇到了各種事,一度心情不是太好,因此也少了和學姐的聯繫。

目前,經過初步勘查,失聯女生系自殺。北京警方表示,因涉及隱私,具體調查情況不方便透露。

年輕人爲何成爲焦慮、抑鬱的重災區?

人們常說,“壓力就是動力”,可是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爲壓力過大換上了焦慮和抑鬱症,導致年輕人成爲抑鬱症的重災區。近年來,不乏一些優秀的年輕人,成長過程中沒有過多坎坷,生活條件優越,卻感到處處不如意,就像漂泊在大海上的一艘小船,感受不到生活的愉快和活着的動力,甚至產生結束自己生命的想法。

人大24歲女生失聯,曾因抑鬱喫藥,經警方初步勘察系自殺

據媒體報道,2018年6月,一名即將從武漢大學畢業的學生王某因抑鬱症跳樓身亡。今年4月,上海盧浦大橋上一個男孩突然衝出車門從高架橋上跳了下去,緊追其後的媽媽因爲沒有抓住孩子嚎啕大哭。去年4月,長沙一女大學生因畢業找工作壓力大跳江自殺,事發前曾診斷出重度抑鬱。

人大24歲女生失聯,曾因抑鬱喫藥,經警方初步勘察系自殺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的有關統計顯示,我國抑鬱症發病率約爲3%~5%,大約1億國人有過抑鬱的經歷。另有研究者發現,焦慮是年輕人最高頻的心理問題,約20%的受訪者報告有嚴重焦慮情緒,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抑鬱和焦慮是這個時代的病。另外,有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在中國,職業人員抑鬱較爲嚴重,約50%存在抑鬱狀態。其中,抑鬱症重災區職業有:學生、白領、公務員、醫生、教師,這些都屬於抑鬱症高危人羣。

人大24歲女生失聯,曾因抑鬱喫藥,經警方初步勘察系自殺

抑鬱症雖然不想癌症一樣可怕,但是它非常摧殘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並且足以危害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那麼爲何現在年輕人會成爲焦慮和抑鬱的重災區呢?河北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常務副祕書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李巍表示,當代年青人,尤其是城市子女,多爲家中獨生子女。物質生活條件豐厚,受教育條件優越、從小養尊處優倍受家人關注,相較於上一輩人而言,他們的抗挫折能力相對較差,也就是現在很多人在說的逆商較低。加之現在我國人口衆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不斷上升,就業難度越來越大,崗位競爭越來越激烈,導致年輕人成爲工作壓力大焦慮抑鬱的重災區。

人大24歲女生失聯,曾因抑鬱喫藥,經警方初步勘察系自殺

另外,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產生了多元的價值觀念,原有的社會規範和價值體系受到很大的衝擊。不少年青人受所謂的“成功學”、“消費主義”影響,幸福感被扭曲,以財富和地位來衡量自我價值,認爲只有“成功”的人生纔是有意義的。在這種認知下,逐漸變得心浮氣躁,產生焦慮抑鬱情緒。

年輕人面對壓力如何緩解?大學生心理教育迫在眉睫

近年來,被媒體報道出來的因年輕人壓力大自殺的新聞屢見不鮮。似乎現在年輕人的抗壓能力越來越差,遇到一點點挫折或者不順就感覺天要塌下來一樣。有人說年輕人的生活最瀟灑了,要說壓力無非就是感情和事業,這個階段既不需要掙錢養家又不需要照顧老人,就算有壓力也不至於患上抑鬱症。

人大24歲女生失聯,曾因抑鬱喫藥,經警方初步勘察系自殺

但是不得不承認,新一代的年輕人壓力確實比較大,而且他們大多心氣比較高,尤其是名牌高校畢業的大學生,父母的期望和自我的渴望,讓她們更迫切需要在社會上立足。然而現實社會並沒有他們想象中美好,領導同事間的相處和同學朋友間的比較等等都成爲青年人的壓力因素。

人大24歲女生失聯,曾因抑鬱喫藥,經警方初步勘察系自殺

那麼,在衆多壓力面前,年輕人該如何調整心態,積極面對呢?河北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常務副祕書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李巍表示,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多結交良師益友、適時傾訴合理宣泄、多參加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以及增加有氧運動等,都是年輕人緩解工作壓力的好方法。

人大24歲女生失聯,曾因抑鬱喫藥,經警方初步勘察系自殺

就此,記者隨機採訪了幾名在校大學生,他們紛紛表示,當自己壓力大時會去ktv宣泄,用歌聲發泄不滿情緒。還有的大學生說,喫東西也是一種發泄的方式,喫飽了心情就好很多,但是很容易發胖,最好的還是去長跑,讓自己累到不行忘記心中的不愉快。

人大24歲女生失聯,曾因抑鬱喫藥,經警方初步勘察系自殺

除了自身對壓力的調節外,大學期間心理教育課程也必不可少。大學生作爲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還有他們自己的特殊問題,比如對新環境的適應度、人際關係的處理、戀愛中的矛盾、未來職業的選擇等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極易成爲他們心中的壓力和障礙,所以大學中開設心理教育課程既能增進學生的心身健康發展,又能預防抑鬱病症的發生,是當今大學迫切需要和共同關注的話題。

文/河北青年報實習記者李沛霖 記者陳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