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了,學校老師終於可以懲罰孩子了!家長擔心的這些也不用擔心

近日,一段關於“老師打學生”的視頻在網上熱傳。

原來,視頻中這兩名同學,在自習課上講小話、喫零食,任課老師和班主任批評完,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出言頂撞。

班主任情緒失控,這纔出手打了他們。

其中一名學生遭到男子扇耳光、揪着頭髮毆打、抬腿踢;另一名學生被男子連續幾個飛踢,倒在牆邊地上。

因爲此事,這位班主任已經被停職檢查。

網友們熱議:孩子做錯事,屢教不悔,老師有權這樣懲罰嗎?

這個問題一時難以說清!不過,很多地方已經開始將老師的“懲罰權”寫進了法律!

立法了,學校老師終於可以懲罰孩子了!家長擔心的這些也不用擔心

4月12日,《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中明確了中小學教師的管教權。

草案提出,“學校和教師依法可以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中小學教師對學生上課期間不專心聽課、不能完成作業或者作業不符合要求、不遵守上課紀律等行爲可以採取一定的教育懲罰措施。”

立法了,學校老師終於可以懲罰孩子了!家長擔心的這些也不用擔心

但同時,在教職工管理要求上,草案也明確提出,學校教師以及其他職工應當遵守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爲準則,不得侮辱、毆打、體罰學生。

其實,早在之前,就有許多地方已經提出類似規定。

2017年2月,山東省青島市政府發佈地方性規章《青島市中小學校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規定“中小學校對影響教育教學秩序的學生,應當進行批評教育或者適當懲戒。情節嚴重的,視情節給予處分。學校的懲戒規定應當向學生公開”。

立法了,學校老師終於可以懲罰孩子了!家長擔心的這些也不用擔心

2018年11月,常州市局前街小學召開了一場關於懲戒制度的聽證會,明確了教育懲戒的7種情形及老師行使懲戒權的8種方式。

懲戒的方式有:批評、加倍勞動、取消評優、不能參加午間活動、暫時沒收違規物品、靜坐反省、誦讀及強制抄寫相關經典語錄、隔離使其無法與夥伴相處、請學生父母到校陪讀等。

不僅是中國,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學校也有針對孩子如何懲罰的規定。

在美國,體罰是被允許的,其中有21個州出臺法律保護體罰的合法性。但是老師體罰學生有專門的懲罰政策,老師必須依據政策裏詳細寫明的具體部位而進行體罰。

英國教師的一般懲戒權包括:罰寫作文、週末不讓回家、讓校長懲戒、停學等。

立法了,學校老師終於可以懲罰孩子了!家長擔心的這些也不用擔心

韓國通過了《教育處罰法》,法律規定老師有權使用直徑在1釐米左右,長度爲50釐米的戒尺來懲罰學生;可以打手心、屁股等脂肪豐富的地方。

可見大家都認同了,孩子犯錯,可以懲罰。但具體如何懲罰,大家意見不一。

立法了,學校老師終於可以懲罰孩子了!家長擔心的這些也不用擔心

不知道上海什麼時候也會出這樣一個規定,但相信將來,關於孩子如何懲罰,法律將會定義的越加清晰和規範。

毋庸置疑的是,無論法律如何規定,我們都不能亂用暴力來對待孩子,更不能把他們當做是自己的出氣筒。

正如《如何說孩子纔會聽》的作者阿黛爾·法伯曾說:無效懲罰剝奪了孩子內心深層對自己錯誤反省的過程,每個孩子都需要正確的懲罰。

前不久,家住陝西的8歲小姑娘就在一天夜裏,沒有任何預兆地突然死亡,讓全家人都無法接受!只因媽媽打了一巴掌!導致顱內挫裂傷而死。

因爲不當的懲罰,這個孩子最後竟意外倒在了媽媽的拳頭之下。

立法了,學校老師終於可以懲罰孩子了!家長擔心的這些也不用擔心

15歲的新新(化名)在家中用塑料袋矇頭自殺,此前其假借家長名義發短信給老師請假,被老師發現後被要求寫檢討書。

一個 16 歲的男孩跳樓自殺,只因被訓導主任教訓3次。第一次,男孩被訓導主任在一千多人面前用紙筆打頭;第二次,男孩再次被訓導主任當衆批評;第三次,男孩被訓導主任叫到辦公室前罰站,整整三個小時。罰站一上午後,男孩自殺。

因爲無法承受被懲罰的羞辱感,這些孩子最後做出傻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還記得,南京一個9歲的小男孩,因爲撞碎玻璃擔心受罰,於是留下一份字跡稚嫩、拼音與漢字混雜的遺書,從高樓一躍而下,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因爲害怕被懲罰,多少孩子小小年紀便走了極端。

立法了,學校老師終於可以懲罰孩子了!家長擔心的這些也不用擔心

看到這些悲劇,我們也一定會心有顧慮。懲罰,究竟是給孩子帶來成長、感悟、進步,還是膽怯、恐懼、甚至是摧殘?

法律規定可以懲罰犯錯的孩子,但老師還是很困惑怎麼懲罰,甚至連家長也搞不清楚呀!

立法了,學校老師終於可以懲罰孩子了!家長擔心的這些也不用擔心

孩子犯錯,打不得罵不得,還能怎麼懲罰呢?我們該如何做纔是真正地對孩子好呢?叮噹有幾個小建議:

1、懲罰前,一定傾聽孩子感受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指出:“在孩子的行爲尤其是錯誤行爲的背後,都隱藏着一個美好的信念。”

很多時候,孩子不聽話,本意並不是故意和我們對着幹。無論如何,我們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暴怒只會讓溝通效果適得其反。

懲罰之前,我們得讓孩子先知道我們不會因爲犯錯而不愛他。只有傾聽和理解,才能讓孩子說出犯錯的始末緣由,才能幫助孩子下次不再犯錯。

立法了,學校老師終於可以懲罰孩子了!家長擔心的這些也不用擔心

2、批評不等於攻擊人格

父母責罵孩子時,語言暴力的後果往往比體罰還要嚴重。

“你怎麼這麼笨?”

“腦子讓豬喫了嗎?"

......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 Safekids 曾發佈過這樣一則海報。

立法了,學校老師終於可以懲罰孩子了!家長擔心的這些也不用擔心

我們對孩子的惡意相向,這將會給他們留下一生的傷害。

因此,在懲罰孩子的時候,務必不要貼標籤,過度誇大事實。

表揚孩子用喇叭,批評孩子用電話。

批評不等於攻擊孩子的人格,我們只需就事論事,心平氣和地講出道理,讓孩子知道錯在哪裏就可以,並且不能翻舊賬。

3、適時讓孩子試錯,體驗後果

大冰曾說:不會犯錯的人是停止生長的人。

孩子犯錯的過程,也正是他們成長的過程。在一次次的碰壁與失敗中,他們能夠更清楚地直面問題,在教訓中有所收穫。

所以,孩子在犯錯後果不嚴重的情況下,我們不妨讓他”喫一塹,長一智“。

立法了,學校老師終於可以懲罰孩子了!家長擔心的這些也不用擔心

如何懲罰措施比較有新意呢?

1、罰寫1000個“biang”字,成功制服遲到學生

王汪老師對遲到的學生,起初是要求其抄寫1000個英文單詞作爲處罰,但發現沒啥用。

後來他決定罰學生寫1000個“biang”字,從施行以來,只有兩個學生被處罰,之後就再沒有過了,說明效果還是非常好的。”

立法了,學校老師終於可以懲罰孩子了!家長擔心的這些也不用擔心

還有罰畫兵馬俑像的!兵馬俑像啊!!!100個姿態各異的兵馬俑……

立法了,學校老師終於可以懲罰孩子了!家長擔心的這些也不用擔心

2、做一個自制的“懲罰”罐,裏面放入寫有各種懲罰措施的紙條。

與其讓孩子“面壁思過”,不如把這個罐子遞給他,讓他隨機抽張紙條出來。這些懲罰措施包括但不限於:晚上不能看電視/玩電腦;早早睡覺;多做一項家務活。

爲了增加趣味性,還可以在裏面放一張空白紙條,相當於“幸運符”。

立法了,學校老師終於可以懲罰孩子了!家長擔心的這些也不用擔心

3、課堂玩玩具?那就來堂奧特曼專題演講。

孩子上課偷偷玩奧特曼卡片,我們1班王悅薇這位老師沒收玩具,她的做法是罰孩子給全班上一堂奧特曼專題課,要求講滿十分鐘,講得好卡片才還給他。幾天後,老師收到了孩子和媽媽一起精心準備的PPT。

立法了,學校老師終於可以懲罰孩子了!家長擔心的這些也不用擔心

除了這些,大家還有什麼懲罰孩子的創意絕招,可以留言交流分享哦。

叮噹派是專業溫暖走心的學科興趣啓蒙專家(5-8歲、9-12歲)以緊貼新課標的大語文、英語、科普爲強項,提供權威學科漫畫、教輔、音、視頻,獲獎進口童書、益智玩具。

創造專業、快樂學習方法讓孩子愛上學習!福利多多~快來這裏挖寶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