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左耳》是由蘇有朋導演,陳都靈、歐豪、楊洋、胡夏、馬思純等人主演的一部青春疼痛電影,該片改編自饒雪漫的同名小說《左耳》,主要講述了李珥、張漾、許戈、黎吧啦等一羣擁有不同性格的年輕人的故事。《左耳》是改編自饒雪漫的同名書籍《左耳》,該書陪伴了很多年輕人的青春短途,在書中他們似乎找到了自己年輕時或者此刻年輕的影子,《左耳》本身的書粉就很多,所以當傳出該電影將由蘇有朋這一個新手來導演時,網上的質疑聲是可想而知的。

不管是在哪個領域,我們總是會對自己的處女作有着很深的情結,“處女作”見證了我們那段青澀艱難卻又美好的時光,當回過頭看時,一切都是那麼美好而難得。4月24日,蘇有朋在社交平臺上發文感嘆:“五年了。”距離《左耳》這部電影上映已經過了五年了,這是蘇有朋從演員轉型到導演的第一部處女作,爲了《左耳》這部電影,蘇有朋可以說是傾盡了全力,至今回味起來仍然覺得艱難而美好。蘇有朋從演員過渡到導演,最初的時候是備受爭議的,後來電影播出之後蘇有朋纔得到了觀衆的認可。這部作品見證了蘇有朋那段艱苦卻又幸福的時光,他對它有着深深的情結。

《左耳》是蘇有朋拍攝的第一部作品,爲了能夠將《左耳》這部電影拍好,蘇有朋費盡了心思。從劇本的創作、演員的挑選、電影的拍攝再到電影主題曲,蘇有朋基本上每一步都親自監督和參與,他爲這部劇傾注了大心血。

《左耳》是由蘇有朋導演,陳都靈、歐豪、楊洋、胡夏、馬思純等人主演的一部青春疼痛電影,該片改編自饒雪漫的同名小說《左耳》,主要講述了李珥、張漾、許戈、黎吧啦等一羣擁有不同性格的年輕人的故事。這部電影演出了一代人的回憶,包含了他們對青蔥年華最美好的追憶和嚮往,同時也展現了青春裏的叛逆與任性,讓人看完之後忍不住哽咽。而《左耳》僅僅兩天票房就破億,這也體現了蘇有朋導演的這部作品的成功。

籌備電影換掉36位編劇,最終原著作者親自執導

《左耳》是改編自饒雪漫的同名書籍《左耳》,該書陪伴了很多年輕人的青春短途,在書中他們似乎找到了自己年輕時或者此刻年輕的影子,《左耳》本身的書粉就很多,所以當傳出該電影將由蘇有朋這一個新手來導演時,網上的質疑聲是可想而知的。蘇有朋本身是一個歌手,當年的小虎隊的名氣有多大問問現在的70後、80後就可以知道完全不比現在的頂級偶像團體差。

而當時蘇有朋不僅在音樂圈的知名度很高,在影視圈亦然,《還珠格格》、《刁蠻公主》、《倚天屠龍記》、《絕代雙驕》等經典電視劇都是由他主演的。但在音樂圈和影視圈知名度高不代表他轉戰導演圈就會得到支持,第一部作品就導演《左耳》着實受到了很多的質疑聲。

但蘇有朋時常泡在書的海洋裏,仔細研讀《左耳》,屏蔽外界的質疑聲。蘇有朋是處女座,我們都知道處女座追求完美,在《左耳》的籌備初期,蘇有朋在與編劇討論劇本時曾一度換了36位編劇,最後原著作者饒雪漫親自擔任編劇才讓蘇有朋滿意。但在磨合劇本時,蘇有朋處處追求完美,細到摳每一句臺詞、演員的每一個表情、劇情的發展銜接。兩人在討論時常常爭吵。據饒雪漫回憶,吵得最厲害的一次是蘇有朋直接摔門而出,直言饒雪漫不配做編劇。隨後過了幾分鐘又回來好好地和饒雪漫談一談。蘇有朋愛《左耳》勝過了他自己。

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對於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是不同的,他們在討論的過程中會發生爭吵實屬正常。況且這是蘇有朋第一次導演作品,在書本上學習到的東西用在實踐中不一定可行,正是這種磨合的過程使得他領悟了怎樣導演一部作品。

選角苛刻,唯女主被幸運砸中

爲了選出《左耳》的演員,蘇有朋和饒雪漫差不多用了整整半年的時間,把二十到三十歲年齡段差不多能見的演員都見了個遍。無關乎名氣,無關乎背景,只求合適是蘇有朋的選角原則。他所挑選出的演員都是經歷過苛刻的多次試戲產生的,除了女主角是被天上掉下的餡餅空降。

飾演許漾的歐豪最初面試的角色是“黑人”,但後來他們發現歐豪很適合許漾就讓他試一試,試的效果很好,許漾拿下了該角色。馬思純在試黎吧啦時,第一次非常失敗,一方面是因爲太緊張另一方面導演嫌她太胖了。爲了讓大家滿意,馬思純在20天內瘦了15斤,第二次試戲時一顰一笑,一舉一動活脫脫就是黎吧啦附體,終於拿下了黎吧啦這個角色。基本上最終確定的每一個演員都是經過反反覆覆地試戲才確定下來的。女主角陳都靈是個例外。當時劇組已經確定下的女主“小耳朵”因爲不得已的原因不得不辭演,饒雪漫在網上看到了在校花評選中獲得第一名的陳都靈,想讓她試一試,最終陳都靈也應下了這個角色。唯有她沒有經過嚴苛的選拔,好似被天上掉下的餡餅砸中了。

拍戲過程艱難,蘇有朋瘦了

在拍戲的過程時,天氣氣溫特別高,蘇有朋嚴格要求劇組人按量喝藿香正氣水以防中暑,蘇有朋也在拍戲時瘦了很多。演員們也爲了這部劇付出了心血:歐豪不會游泳特意在拍攝前默默學游泳,拍攝水中的戲時沒有用替身而是自己上。歐豪還因爲這部電影認真學習了普通話。馬思純爲了完成蘇有朋導演要求劇情要真實的任務,在生理期不用替身自己下水。爲了電影的觀感,馬思純還特意每天都做運動瘦身。爲了體驗孤獨的感覺,她從家裏搬到外面一個人住,跑去夜店體驗生活,學習那些女孩兒抽菸的動作,說話的樣子,甚至走路的姿勢 。陳都靈本身毫無演戲經驗,在上培訓課時總是笑場被老師罰面壁,拍戲時經常被NG,哭戲更是被NG二十多次。

在這些演員中,除了馬思純外基本上都是新人,在演技方面有很多的不足,蘇有朋挑選他們是很讓人意外的,網上對於蘇有朋的質疑聲更是達到了高潮。但事實證明,蘇有朋很有眼光也很有才華,最後電影播出後兩天票房就破億,該電影更是入圍臺灣金馬獎,蘇有朋提名最佳新人導演獎。蘇有朋用作品獲得了大家的認可。

ENDI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