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

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

回忆青春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

资料记载,九九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寓意,西汉时就已在此时设宴求寿。1989年农历九月初九被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又到一年重阳节,今年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敬老礼物是一套“老年人防骗锦囊”,为老年人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支支招。

1.养老金理财骗局

投资理财是现在的热门话题,老人希望自己的养老金能够增值,骗子就瞄准了老人的养老金,宣称自己的理财产品不仅安全,而且收益很好,并不时送一些小礼物获取老人的信任,待老人将养老金交给骗子之后,对方已人去楼空。

支招老年人要握紧自己的钱袋子,理性理财。谨记投资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收益越高,风险越高;选择正规、靠谱的平台购买理财产品;即使购买正规理财产品也要合理进行资金配置,坚决杜绝将全部积蓄都用于购买同类产品。

2.保健品骗局

保健品日渐普及,进入千家万户,也成了监管部门的“重点照顾对象”。不法商家有的以访谈、养生讲座当铺垫,邀请专职“广告演员”,假冒专家、教授和医生现场谈养生,兜售保健食品;有的通过“赠药”“免费试用”“发放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各种促销活动;有的实行会员制,承诺成为会员后产品价格可优惠,介绍朋友过来,有高额回扣,诱骗老年人买保健品;甚至有的不法商家主动上门陪老人拉家常、做家务,通过亲情牌打动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支招保健品是区别于药品和普通食品的一类特殊食品,不能替代正常膳食和药物。药品和食品都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保健品并不是必需品,从一定意义上讲属于“奢侈品”,消费者应当在理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对保健品不可盲目推崇。作为子女应定期带老人体检,真正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给予老人足够的精神慰藉,鼓励他们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3.房子担保骗局

不法公司以“盘活固定资产”为由,诱骗老人用房子做担保。具体做法就是,让老人以房子做担保为他人在银行或个人借贷公司贷款;老人按担保金额收取一定比例佣金。一旦他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老人可能有流离失所的风险。

支招担保是一种严肃的法律行为,担保责任分为一般担保和连带责任担保。一般担保是指在债务人通过诉讼仍不能承担债务时,担保人应当承担担保责任;连带担保责任是指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债务人和担保人任何一方承担责任,不受债务人有无能力的限制。在此提醒大家,天上不会掉馅饼,掉的大多是陷阱。不要为蝇头小利为他人提供担保,更不要替别人去借款,丰厚利润的背后往往是赤裸裸的高风险。

4.高利贷集资骗局

你贪的是他们的利息,他们贪的是你的本金!这一句话道出了所有高利贷和非法集资的内涵和真谛。部分老年人贪图高额利息,不惜将自己全部养老金放贷,被坑的倾家荡产。

支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从立法角度对民间高额利率做了上限界定。随着经济整体在下滑,泡沫着陆进行中,资不抵债的裸泳者一个一个浮出水面,每一个浮出水面的都会牵出一大批被骗者、受害者。在此提醒广大老年人,一定要擦亮眼睛,远离高利贷,不要借更不要贷,避免自己多年积蓄被全部榨干。

5.婚恋骗局

独身老人由于社交范围有限,婚介所、网络婚介机构等成了老年人首选的“媒婆”。然而,一些不法婚介机构利用老人迫切寻找幸福的心态,设下美丽陷阱,骗财、骗物事件时有发生,给老人身心造成了极大伤害。

支招老年人选择婚介所要考量其资质,要与婚介所签订服务合同。与对方交往过程中,要留心对方真实身份信息,多种信息源交叉验证;当对方提出不合理的财务支出时,要谨慎对待。一旦被骗,要注重搜集、固定证据,及时报警寻求帮助。

6.电话诈骗

骗子冒充“公检法”等国家工作人员,称受害人涉嫌犯罪,吓唬老年人,为了证明清白,老人大多会根据骗子提示,将自己账户的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接受调查,结果被骗。

支招当接到陌生的电话、短信务必做到“三不”,即不轻信、不透露个人及家人信息、不转账,并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寻求帮助。

老年人防骗Tips

1.关注新闻媒体、社区板报、宣传栏的防诈骗宣传,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提高警惕。

2.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谎言。看牢自己的房子,握紧自己的钱袋子,避免上当受骗。

3.当自己无法辨别事情真相时,一定要向亲属或拨打110报警电话求助。

4.独自外出时,不要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骗子们确实狡猾,不过看完上面的防骗措施,是不是淡定了很多!在此,小编号召广大子女常回家看看,多与老人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练就识破骗局的“火眼金睛”,筑牢安全网,让骗子没有可乘之机!

来源:法研堂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