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麼印度爲什麼放任緬甸獨立,反而一直和巴基斯坦過不去。在二戰前緬甸早已經脫離英屬印度了,儘管還是英國的殖民地,但和印度沒有任何關係了,屬於平等地位。

1947年,印巴分治了,但這並沒有帶來南亞地區的和平。英國人撤退後,印度成爲南亞地區當之無愧的老大,這也滋生了印度人的擴張的野心,一心要恢復英屬印度的地盤。
幾十年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關係時緊時緩,除了三次印巴戰爭,小規模的武裝衝突也時有發生。
但其實緬甸在近代也曾是英國的殖民地,還被英國劃歸英屬印度。可緬甸卻在二戰後走向了獨立。本來尼赫魯等國大黨一心要建立一個完整的印度,可伊斯蘭教派不認同,最終英屬印度走向了分裂。
那麼印度爲什麼放任緬甸獨立,反而一直和巴基斯坦過不去?
印度在歷史上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也沒有巴基斯坦這個國家,都是一盤散沙,就算是北方的莫臥兒帝國也已經分裂,這也給了西方殖民者入侵的機會。
最終英國人佔領了印度,建立了英屬印度。隨後英國人又把目光盯到了緬甸,經過幾次侵緬的戰爭,緬甸成爲了英國殖民地,也成爲了英屬印度的一個省份。
印度的野心非常大,一心要實現昔日的榮光,可印度人忘記了自己被殖民的歷史和屈辱。由於印巴分治後,印度一家獨大,在南亞幾乎沒有對手。
所以印度吞併了很多不想加入印度的土邦,蠶食了小國錫金,還控制着幾個小國。當然了,就連巴基斯坦印度也沒有放過。由於克什米爾問題,印度和巴基斯坦大打出手,誰都不想放棄。最終印度通過第三次印巴戰爭肢解了巴基斯坦,使得東巴走向了獨立。
但是巴基斯坦也不是好欺負的,並不是錫金等國家,實力也不容小覷。雖然和印度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但如果印度想輕而易舉吞併巴基斯坦,簡直比登天還難。
當然了,除了克什米爾問題外,兩國的糾葛也不少。幾百年的時間裏,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和信仰印度教的人衝突不斷,英國人也曾利用雙方的矛盾,更方便的統治印度。可以說雙方的矛盾非常尖銳。
說到緬甸,就不一樣了。 其實印度的尼赫魯也曾有過這個打算,就是希望能夠將印度和緬甸組成一個國家,但緬甸人不願意。其實緬甸之所以不願意加入印度,理由也是非常簡單的。
緬甸在歷史上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被殖民的歷史並不長。在二戰前緬甸早已經脫離英屬印度了,儘管還是英國的殖民地,但和印度沒有任何關係了,屬於平等地位。
況且緬甸是信仰佛教的國家,在之前由於大量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人湧入緬甸,使得緬甸人非常排斥,雙方衝突不斷,甚至緬甸還爆發過反對印度移民的運動。
所以從哪個方面考慮,緬甸都沒有和印度組成一個國家的可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