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進博會上的中國速度:洽談1小時就成交 高端設備不缺買家)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上,從洽談到成交,中方購買者的“神速”簽約獲衆展商稱讚。

讓不少人關注的進博會上個頭最大的展品——德國瓦德里希科堡有限責任公司的“金牛座”銑牀也在進博會期間售出,買家是長三角地區的一家民營企業。

據科堡公司北京代表處總經理劉中柏介紹,雙方負責人從洽談到簽約成交只花了兩三個小時,科堡公司總部負責人忍不住稱讚“中國速度,fast”。

洽談1小時就成交

在進博會的智能及高端裝備展區,德國賀利氏特種光源集團展位的講解者陳正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有客戶和我們前後溝通了1小時,沒想當場就決定要簽約了。爲此我們還臨時找了地方打印新的簽約協議。”

多年來的參展經驗讓他以爲,價值數百萬的設備不同於一般的消費品,新客戶很少在展會現場就簽約,溝通後最快也要半周到一週的時間纔會最終簽約,而進博會的速度打破了他的既有印象。

賀利氏在進博會現場重點展示的是一套智能紫外廢氣處理系統,結合中國環保收緊的趨勢和特點,研發團隊專門爲這套系統搭載了在線監測功能,後者在進博會上的展出則是首次發佈,可以幫助企業實時監測環保指標。

“這次展會完全不一樣,那麼多優秀的參展商和採購商,我的工作也要比任何一場展會都忙碌,自然機會也更多。”陳正勇說,每天在現場都會收穫3~5個訂單。也就在那天,江蘇的一家印刷企業當場採購了3套智能紫外廢氣處理系統,共計150萬美元。

“金牛座”銑牀的全稱是“金牛座”龍門五面體加工中心taurus 30,長20米、寬10米、高8米。在進博會的展出是這座龍門銑牀的亞洲首秀。從展出到簽約,“金牛座”也不過展示了四天。

由於“金牛座”價格昂貴,在不少國家和展會的銷售都比較慢,沒想到來了中國不到一週就定下了買家。劉中柏說,來之前並沒有想到會受到這麼多的關注。在進博會上,來參觀和詢問的客戶有專業的機牀業內人士,還有不少二三線城市的市長,不少人都提出希望能引進該公司生產的更多先進機牀設備。

中國民企採購這臺銑牀後,將由中國機牀總公司提供國際貿易相關服務。在進博會期間的國機集團發佈會上,中國機牀總公司董事長梁楓表示,機牀在工業生產裏,是很少被大衆所關注到的,沒想到這次在進博會上成爲了明星,“有德國朋友開玩笑說,在現場放一個盒子,和機器合影就收1歐元,6天下來掙的錢可能比賣機器掙的還要多。”

智能及高端裝備成交超千億元

11月10日,爲期6天的進博會閉幕,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大約4000億元人民幣。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說,在578.3億美元意向成交額中,智能及高端裝備展區成交額最高,爲164.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50億元。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和以前的交易簽約明顯不同,進博會上的簽約規格和金額都比較高。施耐德集團在進博會期間共有數十場簽約,將對國內企業的數字化經濟和智能製造帶來更多價值。

在進博會現場,國機集團一口氣簽下了進口採購合同多達21項,共計84億美元。

西門子大中華區CEO赫爾曼(Lothar Herrmann)在進博會開幕後的第二天就半開玩笑地感嘆道,簽約簽得很辛苦。開幕不到兩天,西門子就已經與包括國家電網、華能集團、南方電網、華電集團、河鋼集團、秦川機牀、濟南二機牀、蘇州工業園區在內的中國客戶簽署了合作意向和協議。接下來的幾天裏,簽約的密度也絲毫不減。

作爲最大的汽車參展商之一,德國大衆汽車集團也在進博會上與一汽-大衆簽訂了合作備忘錄。預計在2019年,一汽-大衆將向大衆汽車集團採購進口CKD零件和奧迪進口整車,以滿足日益豐富的產品線生產需求,以及中國消費者對高品質汽車生活的追求。

大衆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表示,到2022年,大衆汽車集團將在中國新增投資1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200億元)用於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數字化和全新移動出行服務領域。

在進博會上完成了亞洲首秀的瑞典醫科達全球首臺高場強磁共振放療系統Elekta Unity也在現場收穫了不少訂單。該產品相當於在放療系統中安裝了“腫瘤GPS”,讓人類第一次在腫瘤放射治療時能夠高分辨率地清晰顯示和追蹤腫瘤,並對治療效果進行及時評價,從而給出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目前,已有200餘家企業簽署協議,將參與第二屆進博會,意向協議展覽面積達3萬平方米。孫成海在10日的新聞發佈會上透露,約100家是在本屆進博會期間簽約的,這意味着企業的參展積極性非常高。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