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乐普医疗2018年中报,没有特别出格的地方。收入30亿(增35%),归母净利润8亿(增63%),净经营现金流5亿(增39%),扣除两项投资损益后,归母净利润7亿(增37%)。剔除二季度开始并表新东港45%股权的影响,内生增长约31%,中规中矩。

2、乐普医疗的业务分4块:器械、药品、服务和新业态;上半年器械收入利润仍占大头,药品仍是增长的主力:主要产品氯吡格雷收入增71%,阿托伐他汀钙收入增147%,可谓亮眼。

3、2018年中报的表现延续了2014年以来高速的增长态势;2014年对于乐普来说是一个关键的节点,这一年公司易主,51岁的蒲忠杰及其一致行动人成为实际控制人,自此乐普开始新征程。

4、回看乐普历年年报,2014年以来的发展可以从两个脉络去理解:第一个脉络是经营层面,战略明确地从一个器械公司转化成为了一个平台型公司;第二个脉络是财务层面,以降低资产的收益率为代价换来了收入和利润的快速增长。

第一个脉络

5、读乐普年报,尤其是近一两年的,能感受到他背后有一个超强大脑,逻辑清晰地畅想出他要干什么?打算怎么干?并且逐季的告诉你,我在干,我干得不错。

6、他要干什么?“建立一个伟大的全方位为心血管病患者服务的企业”通吃心脑血管药械服务。打算怎么干?在你还没心梗脑梗前,我提供血压、血脂、血糖的测试仪器和降这些玩意儿的药给你;等你三高没防住,心血管出大问题了,我提供支架、起搏器、医院、网络医院给你。

7、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最早从2013年开始,乐普就开始了一系列器械以外的收购:2013年新帅克;2014年雅联百得、海合天、金卫捷;2015年艾德康、宁波秉琨;2016年美华制药、恒久远、优加利、安徽高新心血管医院;2017年恩济和、锵镜医疗;2018年博鳌生物、参股各种股权。

8、这一系列收购给乐普建立了一个坚实的增长基础,使其在械和药两个实质性业务上有了足够的产品储备,中报中提到:

器械:传统支架、可降解支架、双腔起搏器、左心耳封堵器、药物洗脱球囊、体外诊断等;

药品:

100亿市场产品三个: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甘精胰岛素;

30-50亿市场产品三个: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阿卡波糖;

10亿市场产品十个:氯沙坦钾氢氯噻嗪、艾塞那肽(GLP-1)、苯甲酸阿格列汀(DDP4)、门冬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替格瑞洛、利伐沙班、非布司他、依折麦布、卡格列净(SGLT-2);尤其这些药品,按照现在带量采购的政策趋势,乐普似乎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了解两个公司的人,应该不会否认,乐普医疗的战略和执行比$信立泰(SZ002294)$ 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尽管后者的药品临床开发能力似乎略胜一筹。

另一个脉络

9、2014年开始,这一系列的收购让乐普走出了2010年来的增速下滑的困境(具体原因有机会详聊),重回高速增长,股价也跟着开飚。

10、但是靓丽的净利润增长背后是投入资本回报率的下降、资产负债率的提升和账面上产生的20多亿的商誉。

11、通俗的类比:乐普医疗是养鸡的,原来只有一只5块钱买来的鸡,一年产一个价值1块钱的蛋,它的投入回报率是1÷5=20%,2013年以后它跟别人借了15块钱,又买了一只鸡,两个鸡每年产2个蛋,值2块钱,比原来一年多收1块钱,但是他的投入回报率变成2÷(5+15)=10%;总结果年利润由1块变成2块,但是回报率从20%变成了10%。

12、乐普管理层不会不知道他们是在用牺牲当前投资回报率的方式做大规模,我想他们的这么做的善意的目的是快速建立一个围绕心脑血管平台型公司以实现协同。

13、借钱买资产,本身无可厚非,只要资产拿到它手里能玩儿活了就行;从乐普在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钙上的操作可见,玩活资产的能力是可以的,其他资产能不能像这两个产品一样玩得那么溜?拭目以待。

乐普医疗2018年中报链接

#中报解读#@今日话题 $乐普医疗(SZ300003)$ $恒瑞医药(SH60027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