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中华5000年文化精华的中医,

终于等来了机会?

一|中医的没落

中医经历了中华上下5000年的发展,在中国古代的医疗救治方面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19世纪初西医传入中国之前,中医以其独到的阴阳五行理论与辩证论治的实践方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保护了中国人上下5000余年。

但是随着大约一个世纪以前爆发的五四运动,西方科学与民主的引进,在带领灾难深重的中国人们试图挣脱几千年封建枷锁的同时,中医文化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一时间:“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等一系列对中医的鞭笞言论遍地而起,至此,中医开始走向它的没落之路。

李时珍: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著有《本草纲目》

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中医基本情况调查结果。2012年,全国每万人中医执业医师数量仅有约3人,每万人中医医院床位数不到4张。中医医疗机构比例占8%左右,在所有被调查医疗机构中不足一成。

中医是否就此走到了末路?

二|复兴的契机

而就像印尼人不愿意放弃火山的风险选择搬家,中国人也从未想过要放弃中医,中医文化中包含的阴阳五行,整体辩证,自然主义等,在很多人的眼里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质疑中医药,就等於质疑中国人的根。

于是到了新时代,中医药的医疗保健方法与手段,作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又一次被搬到了众人眼前,而这一次中医文化,作为中国独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的目标是走向世界。

青蒿: 青蒿药用价值很高,主治疟疾、结核病潮热,治中暑、皮肤瘙痒、 荨麻疹 、脂溢性皮炎和灭蚊等。

青蒿,叶片青绿,花色淡黄。这颜值普通的草本植物散见于沙地、山谷、林边、道旁,原本少人问津,从它提取的青蒿素却成为疟疾克星,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随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句话迅速为全世界所知,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世界范围的“中医热”已然形成。

两面针: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的功效。

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新时期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系统部署,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三|广西与东盟的机遇

肾茶: 肾茶在抗炎、利尿、抑菌、健肾、抗高血糖、抗痛风、降压、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方面均有不错的功效。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拥有4800多万常住人口,南临北部湾,是中国唯一的沿海自治区。广西拥有适合种植中药材的丘陵山地、以及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中草药物种类达到4623种,是发展中药材产业的理想之地。

马来西亚工业标准委员会草药技术委员会主席 扎里•宾•伊斯梅尔:“中国和东盟国家一起合作,找到在哪些领域可以实现共赢,推动草药的市场竞争力。”

广西与东盟的国际合作能为区域内中医药产业带去哪些机会,交通枢纽的建设又怎样助力这些产业的对接?更多精彩,请关注本期《龙行天下》。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宋碧琳、蒙小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