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编和大家聊了中国军队中野战军、兵团和纵队的编制问题。今天,我们来聊聊师的编制。在建国的初期,我们的军队拥有70个军、200多个师。那么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出现了,一个师到底有多少兵力呢。其实,各个时期的情况不一样。在抗战时期,兵力比较少,在建国的初期,一个师的兵力甚至超过了2万人。

1937年,日本军队发动了战争,全国开始了抗战。当时,为了团结抗战,我们的军队开始接受改编。总计改编成了3个师,分别是129师、120师和115师,每个师的兵力都是13000人到14000人。认真的说,我们的部队不存在空额的问题,虽然只有3个师,但都是齐编满员的部队。当时,在中央的军队中,由于那些德械王牌师能够做到齐编满员。例如著名的88师和87师,一个师有12000多官兵。

至于其他的部队,都存在吃空额的情况。尤其是西南军阀的部队,在抗战期间,甚至出现了那种仅仅拥有两三千人的架子师。在一次战役中,一个西南地区的部队增援前线,一个师的兵力挡不住日本军队的两个大队。后来经过查实,这个师的兵力只有3700多人。我们的部队发展非常快,李云龙就是一个缩影。在1937年,李云龙的独立团只有1000多人,还不如楚云飞的一个营。当时,楚云飞的358团有5000多兵力。

但是李云龙崛起的速度很快,1944年,李云龙和楚云飞在大孤镇爆发了冲突。当时,李云龙的独立团已经下辖8个营,兵力达到了7000多人。其他的部队都差不多,明显出现了超编的情况。我们把这个数字放大,独立团有7000多人,386旅有多少人呢,整个129师又有多少兵力呢。经过计算,截止抗战结束的时候,129师下辖的总兵力超过了40万,堪称了兵强马壮。当然,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

在40年代后期,我们的军队进行了改革,总计下辖了5个野战军。每个野战军下辖了好几个兵团,一个兵团下辖好几个纵队或者军。一个军再下辖几个师,当时,李云龙就是华野2师的师长。当时,5大野战军的兵力悬殊很大,因此每个师的兵力有很大差距。例如东北野战军,东野的一个主力王牌师,甚至超过了2万兵力。华野和中野的一个师,基本上都是1万多兵力。至于西野的一个师,可能只有万把人。

在建国的初期,随着各方面局势的稳定,军队也开始进行正规化建设。我们的军队向苏联学习,编制情况也发生了变化。50年代后期,我们的一个师稳定在1万多人,在武器和装备上发生了变化。最后我们顺便讲一下越南军队,越南军队的编制比较小,一个主力王牌师也只有9000多人。比如战斗力强悍的316A师,就只有9000多人。至于普通的师,只有7000多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