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karroy

近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句式:“有……却不……”。

有合适的人却不能爱,有才华却不得重用,有梦想却不能实现……这个句式,似乎可以包含世界上所有无可奈何的悲哀。

而豆瓣评分9.0的韩国电影《爱·回家》,正是个“有爱却不知道怎么开口”的故事。

电影情节很简单。被男人抛弃又失业之后,为了生计,妈妈只能把7岁的相宇寄养在深山里的外婆家。相宇是典型的城市孩子,最好的朋友是变形金刚,最喜欢的食物是罐头和肯德基,最喜欢的玩具是游戏机。

而外婆从没出过深山,弯腰驼背,穿着又脏又破的粗麻衣服,不会说话,不识字,对相宇说的完全一无所知。一开始,相宇很抵触,甚至嫌恶这个从未谋面的外婆,但她的陪伴与无私包容,渐渐感化了这个坏脾气小孩。最终,相宇明白了外婆的良苦用心。

看起来,这是个“变形记”式的改造之旅,相宇是因为懂得爱,才学会爱人。

真的是这样简单吗?

在这部电影中,相宇妈妈一角着墨不多,因而常常容易被人忽略。但她仅有的两次出场,似乎解释了相宇身上所有的矛盾点。

初出场,妈妈妆容精致,发型时髦,红色的指甲和手腕上的金镯子,无一不显露着她与这个山村的格格不入。

接着看下去,无论相宇问什么,她都回以不耐烦的“别问了”,听见相宇说“我不想去”直接扬手重重打在他头上,送给外婆的是根本派不上用场的营养品,评价相宇“他喜欢独处,所以不太麻烦”等等。这些细节,都在揭示一个事实:相宇是在情感忽视中长大的孩子。

所谓情感忽视,通常是在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情感需求时发生的。或许它并非出自家长本心,但它带给孩子的伤害,却会很长久,甚至绵延一生。长期生活在情感忽视中的孩子,他们会不再希冀通过各种方式得到大人的关注与照顾,他们学会了自我保护,“自得其乐”——其实,哪有什么乐,更多时候是自己封闭自己的心灵,假装满不在乎,所有痛苦自己消化。

正是如此,相宇才会长成电影初期的模样,以张牙舞爪的姿态掩盖自己的弱小,用口不择言的恶言拒绝陌生的温暖。

他抗拒外婆的夹菜和零食,直白地向外婆索要钱去买游戏机电池,肆无忌惮地发脾气说:“这根本不是我要的肯德基”。这种种不加掩饰的对抗,既是满不在乎,也是潜意识下对自己长期被忽视,现在又被妈妈“遗弃”到乡下的还击,自我补偿。

而外婆是怎么应对的呢?以陪伴,以包容。

相宇怕黑,不敢一个人上厕所,外婆就守在厕所旁,无声地回应着;

相宇想吃肯德基,外婆虽然不明白那是什么“鸡”,还是攒钱走了一下午的山路去买只鸡;

相宇偷拿了她的发簪去换电池,外婆就用小铁棒代替发簪……

最重要的是,无论相宇犯下什么错,外婆都会站在那棵老槐树下,等着他回家。

汪曾祺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外婆自始至终的温暖传递,以及粗暴对待外婆的愧疚,意外摔伤的怨气,从疯牛蹄下逃生的后怕,乍然发现新电池的惊喜……这种种情绪交汇在一起,彻底击垮了相宇的最后一道防线。终于,外婆感化了相宇,他再也没能忍住,酣畅淋漓地大哭了一场。这个一直不肯示弱的孩子,终于愿意展现自己的伤口与脆弱了。

当然,学会宣泄,并不意味着就懂得如何表达情感。

相宇实在是个“笨拙”的孩子。他不关心或者说不擅长关心人,因为他也没得到过多少人的关心。临别在即,他只会傻乎乎地教外婆写“我想你了”“我病了”两个短句。又怕外婆学不会,交代说:“外婆,如果你病了,就给我发个空信,我就会知道是你,会尽快来的。”除此之外,他也只能把所有的针穿好线,把最喜欢的明信片送给外婆。

直到车子开动的一瞬间,这个一直伪装冷漠的孩子才倏地从座位跑到车尾,从后车窗跟外婆挥手告别,也不流泪,只是不停抚摸着自己的胸口,就像外婆以前常做的那样。

他仍然不会表达,但却学会了模仿。

回到相宇妈妈这一方,妈妈第二次出场,似是找到了好工作,志得意满。开始对外婆又是嘘寒问暖,又说下次要送些新衣服和钱过来,又为相宇的怪脾气道歉——现在看到她的人,大概怎么也无法想象她初时的模样。

《月亮与六便士》里说:“有人说灾难不幸可以使人性高贵,这句话并不对;叫人做出高尚行动的有时候反而是幸福得意,灾难不幸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人们变得心胸狭小,报复心更强。”其实情感表达何尝不是这样?在终日为生活疲于奔命时,又有多少人还会对身边人投注关爱的眼光呢?

情感表达,实在是太过珍贵的奢侈品。

人这种奇妙的生灵,天生就拥有丰富的情感,但大多数时候,人们并不懂如何表达情感,更别说魔鬼上身般的失控时刻了。也正因为如此,一次交心的对话,一张从远方寄来的书信,一句罕有的承诺,才显得那么珍贵。

电影里的三个主角,一个健全的成年人,一个稚嫩的孩童,一个又哑又驼背的老人,而唯一懂得正确表达情感的人,居然是连话也不会说,最没有“表达条件”的老人。成年人为生存与欲望所困,没工夫关心与倾听;孩童在原生家庭的冷漠中,表达情感的能力无法养成。

而现实生活中,又何止这两种原因?

羞怯,中国人传统的含蓄;“我不说,你也应该懂的”的误解;表达后不被理解的失望等等。我们越来越像是怀揣大笔财富却不懂怎么花钱的人,我们有嘴巴,心里有感觉,却沉默,却什么都不说。

电影的最后,外婆发现了相宇留下的信。那是手法稚嫩的外婆的画像,上面写着“我想你了”“我病了”。

或许,“我想你了”,就是个很好的开始。

微信公号、微博@花边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