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生活方式】佛陀所提倡的生活方式是“内省式”的生活——就吃饭来说,人应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品尝每一粒米上,打开身体的每一丝感官,感受食物与身体交融的过程,从而“体认”自己的生命,及其与万物的圆融一体。人类将事物命名和分类,这是所有认知活动和知识体系得以构建的第一步——正是通过这一过程,人类使“存在者”成为了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包括人自身——“自性”便由此产生。

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金刚经》)

看过佛陀的一生,我们就会发现,他可以说是史上最为成功的田野工作者。

——笔者

【关于存在】佛陀思想的核心,可以说是对“空”与“自性”的讨论。他说万法皆“空”。“空”不等于“无”——事实上佛陀还是承认“有”的——不是说万事万物都不存在,而是说它们“无自性”,就是没有恒常不变、独立存在的本性。而人用概念把它们把握为一个个有自性的独立事物,也就是“存在者”。人类将事物命名和分类,这是所有认知活动和知识体系得以构建的第一步——正是通过这一过程,人类使“存在者”成为了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包括人自身——“自性”便由此产生。一旦去界定了事物的属性,那么对其本质的追问也就顺利成章,这正是现代科学建立的基础。存在者是概念化的产物,在佛陀的意义上来说,真正实有的就只有存在本身,即海德格尔所言万事万物都有的一种“绽放”状态,存在并非事物的自有属性,而是有“我”参与的一种运动,即事物“向我走来,为我敞开”。

【关于人】佛陀把人称作“如来”(虽然他的徒弟们只称呼佛陀为如来),“如来”之意不是若来若去,而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此便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此在”总是我的存在,而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存在,无法替代,不可重复;“此在”之存在先于其本质,从其存在的延续性中获得本质。在海德格尔的意义上,“此在”即是人——人的存在作为一个先验事实,在生命进程中不断塑造其本质。

【关于认知】佛陀说得因缘,就是一个事物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包含有其他事物的存在于其中,因此说“一沙一世界”。这一点在海德格尔那里,就是万物都是天地神人的统一。佛陀有句名言,叫做“但求息妄,莫更觅真”,意为只希求平息妄念,而不求觅得所谓的真相。所有来问佛陀关于“本体”“无限”的形而上学问题,佛陀都不予回答。现象学也是如此,它将事物的“本质”悬隔起来——既然康德已经证明了“物自体”的不可知性——而把关注点放在事物本身,即对其“现象”的探索中。

【关于生活方式】佛陀所提倡的生活方式是“内省式”的生活——就吃饭来说,人应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品尝每一粒米上,打开身体的每一丝感官,感受食物与身体交融的过程,从而“体认”自己的生命,及其与万物的圆融一体。海德格尔则倡导:“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所谓人之“栖居”,即是追求一种“本真”的生活状态——“无论在何种情形下,只有当我们知道了诗意,我们才能经验到我们的非诗意栖居,以及我们何以非诗意地栖居。只有当我们保持对诗意的关注,我们方可期待,非诗意栖居的一个转折是否以及何时在我们这里出现。只有当我们严肃对待诗意时,我们才能向自己证明,我们的所作所为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对这一转折做出贡献”——只要这种纯真之到达持续着,人就不无欣喜,以神性来度量自身。这种度量一旦发生,人就能根据诗意之本质来作诗。而这种诗意一旦发生,人就能人性地栖居在大地上,“人的生活”就是一种“栖居生活”。(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

在一定意义上,人类学也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人类学者的认知过程寄宿在田野的生活中,在那里,他们将开启身体上的所有感知,如佛陀式“体认”他者的生活,将陌生熟悉化,像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一般,充满劳绩地习得各类地方性知识。当慢慢习惯于这种生活状态,回到自己社会的人类学者,以自身超凡的感受力在熟识中体会到了惊异,将熟悉陌生化了,在“自我”充满劳绩的生活里,看到了体系之外的陌生,发现了诗意。这种认知过程的确伴随着“知性分析”和“理智直观”,但终将是一种“生命直观”——“栖居”的生活方式正寓于这种认知方式的结果之中。

【友情链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