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爲時間久了的緣故

箱子周身全是泥土覆蓋,可這箱子形狀又似棺材

好奇心的驅使下,大夥打開了這個箱子

等到把蓋子打開,大家才發現這真是一具棺材

這下誰都不敢輕舉妄動了,立即報了警

警察便聯繫了聯絡了當地考古學家前來查驗

棺材裏只有一些絲綢被子和奇怪的液體

考古學家清理一層層絲綢被子後

終於有所發現

裏面有一具古老的屍體

真是嚇到當時圍觀的羣衆了

更驚奇的是這具屍體保存完好

並沒有腐爛,已經成爲木乃伊

考古學家鑑定後

認爲木乃伊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了

之後考古學家發現

女屍的手上還戴着一枚翡翠戒指

想來,曾經應該是一名貴族

看她戴着的這個翡翠戒指

一看這個就是老翡翠

那麼有翠友會問“老翡翠”又是個什麼翡翠呢

老翡翠(翡翠老貨)和新翡翠(新貨)

是以製作年代劃分的

清代至民國時期製作的翡翠首飾,是老貨

現代製作是新翡翠

老翡翠和新翡翠的品種、用料、工藝上有很多不同

老翡翠中有一些品種現代已不生產了

如朝珠,翎管,帽正等

那些繼續生產的品種如翡翠項鍊

串珠,手鐲,墜飾,翡翠耳飾

翡翠戒面,戒指,胸花等

在款式上也有許多不同

老翡翠精湛的製作工藝也成了它的一大特點

這裏附上一些博物館收藏的

老翡翠的圖片和信息供大家欣賞

翠花鳥花插,清代,高25釐米,口徑5.9×8釐米

翠呈青綠色,局部有深綠及黃褐色

花插較高,呈樹樁形,主杆粗大,內可插物

花插的外壁鏤雕牡丹花枝,枝上立着禽鳥

下配以鏤空雕花紅木座

翠靈芝佩,清代,長5.5釐米,寬3.2釐米翠質呈綠色

佩爲片狀,體較厚,雕作靈芝樣

上部有孔,穿有絛繩,米珠及粉紅碧璽

此件飾品翠色綠而均勻

透光性較好,表面光亮,有玻璃質感

翠荷魚墜,清代,直徑2.1釐米

翠色重綠,有較強的透光性

墜爲荷葉式,其中部淺浮雕一魚

唐代以來,與魚相關的佩飾開始增多

宋,元時期流行翡翠魚佩

其中多爲鱖魚,而魚佩主要流行於清代

翠桃福紋簪,清代,長16.4釐米,寬1.5釐米

簪柄爲綠色翠料,簪頭翠色青白

柄部呈片狀,端部細長,有勺,可用以掏耳

柄中部凸雕三桃

桃葉及葫蘆一隻與簪頭相接處有如意紋

簪頭細長

翠鑲碧璽花扁方,清代,長29.8釐米,寬3.5釐米

翠色青綠,局部綠色較重

扁方長條形,片狀

面上兩端分別粘嵌兩隻粉碧璽蝙蝠和一壽字

一端回捲,兩個端頭各嵌有碧璽花

翠戒指,清代,直徑2.1釐米翠色全綠

戒指形狀爲馬蹬形,上面呈弧形板狀

屬高檔翠料

翠魚式盒,清代,長27.8釐米,寬7.2釐米翠色青綠

盒爲魚形,兩半相扣成盒

魚身有細鱗紋,鰭,尾,鰓部嵌有紅寶石

盒內刻有乾隆御製詩《詠痕都斯坦玉魚》

那些老翡翠大多是清代末的翡翠

很是具有收藏價值

可是就是有一些不法商販

看很多翠友們都很欣賞老翡翠

就想方設法造假冒充

所以各位喜歡收藏的翠友們

一定要擦亮眼睛小心提防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