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 AI财经社健识局 严冬雪 4月27日,诺和诺德宣布启动“中国同创”计划。该项目是诺和诺德推动中国加入全球同步临床研究,实现从临床试验到新药递交申请全球同步的具体操作指南,旨在加速创新产品在中国的研发和注册,让中国患者同步受益于全球创新药。 同时,在学术研究和临床试验领域,诺和诺德首次尝试战略合作中心模式,加强与中国医院的学术交流,合力提升国内医院临床研究能力建设。 到2021年,诺和诺德将与全国20家医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临床试验基地共同建设。按照该项目的规划,在“中国同创”项目启动后,将加速多款创新药于2025年前在中国上市,2025年后90%以上的全球创新药将在中国同步提交审批。 随着医改逐步深入和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专注质量、提升效率的举措,为医药企业创造了非常利好的发展机遇,也提振了在华外资企业的信心。 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表示,在全球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中,人们对于药物创新质量和速度的需求与日俱增,我们看到了那些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所面临的挑战与威胁。 作为一家专注慢病领域创新近百年的生物制药领军企业,诺和诺德比以往更加感受到使命所在。“中国同创”项目将帮助中国更好融入全球创新版图,让中国患者同步受益于全球创新药,也将让中国智慧惠及全球。 探索全新研发模式 14个试验项目累计投入超过5亿 据健识局了解,“中国同创”主要涵盖两大举措:内部临床研发流程的升级优化,以及与外部伙伴合力建设临床试验基地。其中,中国是诺和诺德全球第一个正式使用“战略合作中心”模式来推动临床试验开展的分部。 这也标志着中国在诺和诺德全球研发战略中的重要性已提升到最高级别。 事实上,早在2019年3月,诺和诺德公司于哥本哈根总部的会议上对战略合作中心规划进行了展示,中国是诺和诺德全球正式使用战略合作中心模式来推动临床试验开展的推崇者,也是该模式的引领者。 而在“中国同创”的项目落地阶段,经过与多家医疗机构的接洽与沟通研讨,最终优中选优确定了首批9家战略合作中心作为首批合作伙伴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谅解备忘录,同时也与2家备选中心签订了框架协议。 在业界看来,这一模式仍在探索阶段,希望未来能够让更多中国患者同步受益,也让中国医疗智慧惠及全球。 截至目前,诺和诺德已在中国部署了更加完整的研发产业链,涵盖早期研发、INNOVO开放式研发合作平台、与科研院校的临床研究合作等多个方面。 作为临床试验领域全球公认的领军者,诺和诺德从2015年至2019年,已在中国进行了14项临床试验,累计共纳入2971名患者,投资高达5.45亿元人民币。 采取多元化合作 诺和诺德多个产品已从中获益 依托“中国同创”项目的启动,诺和诺德将于今年首次将中国纳入全球同步递交在研产品的临床试验申请。同时,目前进展中和接下来的所有在华临床项目都将是“中国同创”的一部分。 诺和诺德建设“战略合作中心”的初衷是帮助临床试验基地更快的提高与临床试验相关的综合能力。 目前,该中心采取了临床试验基地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涵盖GCP培训、同中国以及全球的优秀临床试验基地展开学术交流和合作、定期分享相关的临床研究领域以及传递中内外学术信息等多个方面。 诺和诺德大中国区医药质量部企业副总裁张克洲表示,诺和诺德做出这样的战略调整是源于诺和诺德在慢病领域长期深耕与布局,目前多款全球创新产品已从中获益。 特别是,境外用于糖尿病治疗的GLP-1周制剂司美鲁肽注射液在中国的上市申请已经递交,而全球尚未上市的针对肥胖症的司美鲁肽注射液(Sema Obesity)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的申请也已经获批。 事实上,中国始终是诺和诺德关注的重要研发战略市场之一。其庞大的糖尿病、肥胖症患者群体,有着动态变化的未被满足的健康需求,“中国同创”项目不但聚焦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领域,也覆盖血友病、生长障碍、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新治疗领域。 诺和诺德执行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官唐迈之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同创”项目在中国正式落地,这标志着诺和诺德的全球创新布局迈入新篇章——一个更开放、更同步、更一体化的研发网络,将帮助我们更好的探索、研发糖尿病及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的创新药品,并在更短时间内提供给中国和全世界的患者。 作为最早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诺和诺德正朝着全球生物制药领域领军者的目标不断迈进。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