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碚一老婆婆买了保健品存店里,五年没吃完...

存钱,大家都知道。存保健品,您听说过么?五年前,北碚的杨婆婆,就存了价值6000多元的保健品。五年过去了,这保健品是不是也越存越多,可以连本带息地拿回来呢?

这张纸条,就是杨婆婆的“存单”。2013年,杨婆婆在北碚“天天健康服务中心”,买了不少保健品,包括了“麦绿素”、“细胞动力”,和“壳寡糖”。她没有把这些保健品带回家,而是全都存到了销售商那里。杨婆婆解释说,之所以不拿回家,是因为买得太多,吃不过来。

既然吃不过来,干嘛又要买这么多呢?交流过程中,杨婆婆承认,自己耳根子软,经不起销售人员的劝说,才一买就是几大盒。而买了之后,又怕家里人念叨。杨婆婆说,有很多都是瞒着家人买的保健品。商家也投其所好,推出了存放保健品的服务。客户只需要先一次性付款,然后把保健品存在商家那儿,再一点点拿回家,这样家人就不会太反对。

这张“存单”显示,2013年到2016年期间,杨婆婆取走了部分保健品。但是其中有种叫做“壳寡糖”的东西,她一瓶都没领回去。杨婆婆说,2016年之后,她每天忙着带孙子,就没时间去商家哪儿领取保健品。一直到今年八月份,才又想起这事。杨婆婆想要拿回存了五年的保健品,却碰了个钉子。对方说,已经把这些保健品变卖了。

这一盒保健品,杨婆婆当时花了6000多买来的,对方怎么能擅自变卖了呢?在第1眼-630记者的陪同下,杨婆婆再次找到了当初销售保健品的商家。相关负责人通过电话告诉记者,过去几年,她曾主动把保健品送还给杨婆婆,但每次都被拒绝了。商家表示,这保健品已经存放了5年多,如果不变卖的话,就只能放坏了。

商家表示,杨婆婆找上门之后,他们也打算重新进货,把保健品还给杨婆婆。但最近两年,他们都已经没做保健品生意了,再拿货要麻烦一些,让杨婆婆久等了。现在基本上把货物准备好了,最近一两天,杨婆婆就能拿到这些保健品。

杨婆婆表示,如果商家迟迟不把货还给她,或者拿给她的保健品,和她存放的货物存在出入的话,她希望商家把这6000多块钱还给她。同时,今后有什么大件的开销,也都会和家人先商量商量,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听了他人的宣传就盲目下单,买一大堆一时半会吃不完的东西,自讨麻烦。况且,保健品一类的东西既不能治病,又不能长期保存,何必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