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是《水滸傳》中的代表性人物,然而武松卻不能代表真正的好漢,他有不分是非殺害道童以及放任孫二孃這種惡人的時候,但他卻是可以代表“梁山好漢”這一團體,因爲原著中的梁山一夥絕非什麼善人,乾的也不是“替天行道 ”的事,他們的行事風格甚至只能用“亂來”來形容,比如劫法場、打扈家莊皆是如此,當然,也包括排座次這事。

(武松劇照)

要如何給一百單八將排序才合理?這問題似乎還挺複雜的,但古代講究什麼?長幼尊卑,師父和父親肯定是排在徒弟、兒子的前面,而兄長自然也是要排在弟弟的前面這樣才合適,但梁山上卻出現了最不和諧的一幕,本文的主角就是這麼一位悲催的師父,他曾與武松同級。

(朱仝劇照)

話說武松在上梁山之前的職務乃是一名都頭,而在梁山之上其實還有另外三名都頭,分別是朱仝、雷橫以及李雲,而最被低估的莫過於“青眼虎”李雲這位好漢了,他不僅排名地煞,還幾乎是到了最末的幾名,他排行第九十七,這本就已經是十分不合理了,然而更不合理的還在後面,咱不妨從他的徒弟說起。

話說李雲有位廢物徒弟名爲朱富,人稱“笑面虎”,這傢伙也的確是個笑面虎,連自己的師父都能坑,當李逵被官府抓去後,負責押送他的就是這李雲,朱富得知這消息後果斷選擇出賣師父,麻翻了衆官軍,救走了李逵,把自己的師父也一同坑上了梁山。

照理說朱富不會不向宋江介紹他與李雲的師徒關係,而李雲與李逵也鬥得有來有回,很明顯是個武藝不錯的好漢,可上山後李雲卻傻眼了,自己居然只混了個第九十七的座次,再一看自己那廢物徒弟朱富,第九十三,你把徒弟排在師父前面就算了,怎麼就還差出四個座次來了?

(李雲劇照)

你再看看兩人上山後被分配的工作就更想笑了,朱富是個武藝一般的廢物,上山後被分配了一個釀酒和佈置宴會的活,這可真是個大肥差了,對於這麼一位沒什麼本事的好漢來說他可真是要樂壞了,再看看李雲呢?堂堂一個都頭,被安排了一個城寨建築修理的活,一個能打能拼的角色瞬間成了工地監理,說不定還得自己親自幹活,這是個苦差事,而且比起那些在前方征戰的人來說肯定更難被提拔,顯然李雲這是被輕看了。

(朱富劇照)

但李雲這傢伙也的確是不爭氣,宋江也給過他機會,在徵方臘的時候他也隨軍出戰了,別說讓他向武松那樣單臂擒方臘了(原著是魯智深擒方臘,多數人認知是武松,故在此處如此說),就連像樣的戰績也拿不出,最後只是與王寅打了個照面,都沒交手,直接被對方馬踏而亡,肉身衝向戰馬,李雲你的智商呢?或許是打雜打了太久不知道怎麼打架了吧。

李雲這角色渾身上下都透露着悲劇的氣息,就因爲看錯了朱富這個徒弟,被他坑得落草,結果落草後又得不到重視,盡幹些打雜的活,最終上了戰場淪爲炮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