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计划从2018年11月开始,面向社会超值定向回购52°梦之蓝·手工班,本年度回购版本为2017版,回购价格暂定为2999元/瓶,计划回购数量为1000瓶。

看到这则消息的第一感觉就是洋河在蹭热点。之前有泸州老窖回购年份酒,将国窖1573定位为年份酒;前一段时间青花郎也搞了个瓶贮年份酒,上线挂牌销售,开盘一字涨停,有种炒股的感觉。梦之蓝手工班本身体量不大,而且仅回购1000瓶,一共2999000元,不到300万,对洋河来说九牛一毛,洋河更多的考量是基于让消费者感受到手工班也是有收藏价值的。当然,今天不是谈回购,仅是将其作为一个开头,今天主要讲洋河的产品结构。

前不久简单写过一篇关于洋河产品结构的文章《从产品结构说洋河》,现在我打算再简单写一篇《洋河的自我xx》的文章。

先简单看下面两张图

上图是我写《不着急的洋河真的不急》一文中洋河的数据

此图是近期汇丰银行关于白酒长达106页的研报数据

简单按照洋河20%的营收增速至2020年,那么2020年洋河的营收为344亿,按照汇丰的测算那么对应的梦之蓝、天之蓝、海之蓝分别为141亿、76亿、45亿,与我上图的数据对比发现梦之蓝的增速是飞奔,而海之蓝是大幅下降,数据合理吗?显然是错的,所以我不知道这份研报的数据是怎么来的,是拍脑袋?不过这脑袋拍的太大了。其实对于一些券商研报或者其它渠道得到的研报我个人一般都只看文章逻辑,文章逻辑是对的才有动力读下去,碰到关于企业具体的经营数据我会自己测算,只要预估不是太离谱我觉得还行,但很明显,汇丰银行的这份研报关于洋河的数据就离谱了。还有一点就是研报测算净利润对企业的估值我基本是跳过。

从上面两张图中可以发现,洋河营收主要靠海天梦,而我之前文章的数据是75%左右的占比,汇丰的占比在72%左右,差别不是很大。,2017年海天梦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3:3,那么对应的营收分别为57.6亿、43.2亿、43.2亿,这个比例可以看出大头在海天,而梦系列仅与天之蓝持平,但是梦系列的增速是最快的,分别是梦之蓝>天之蓝>海之蓝,而且这一增速趋势在近几年明显加速,未来一段时间营收占比会是梦之蓝>天之蓝>海之蓝,但是会不会如汇丰测算的数据那么夸张呢,至少说在短期不可能,而且汇丰的数据是到2020年海之蓝居然下滑13亿,逻辑已经出问题了。

下面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一个思路展开:未来3年洋河的大盘依旧需要靠下盘(100元价位段)和中盘(天之蓝)稳住,梦系列增长。意思就是下盘增速可以放缓但是不可以下滑,中盘在稳住的同时还要负责增长,而高端梦系列不仅承担提升品牌力的重任同时还需要兼顾营收和利润。

海之蓝:海之蓝在洋河眼里一直是以走量的身份存在,不管是渠道还是自身,利润都不多,所以洋河需要一款、两款、甚至三款能够给渠道更多利润的产品存在,而这几款产品都要消得动,而不是让经销商去囤一批货,看着利润在仓库里,这不是洋河管理层想要看到的,洋河管理层想要的是既能给渠道实实在在的利润又能在终端动销不错的产品,那重任自然落到天之蓝、梦系列头上了,至于怎么实现,这里不展开说。既然是负责走量的海之蓝,好像下盘海之蓝下滑是顺应趋势,而且洋河管理层也说了,NO,理解错了,洋河管理层说的是海之蓝增速放缓而不是营收下滑,这是两个意思。而且长期关注洋河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在《聊聊洋河》一文中写过双沟,为什么写双沟,看下图:

看到没有,洋河会放弃下盘吗?至少目前来看是不会放弃的,反倒是通过珍宝坊来有力补充海之蓝,稳定下盘。大家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管理层战略向天之蓝、梦系列倾斜,但对于本身就比较成熟的海之蓝而言,管理层已经无需像之前一样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海之蓝上,而是将重心转换到下一个主战场,下一个主战场是顺应消费升级的次高端,天之蓝和M3。

天之蓝:洋河的中盘,未来的中流砥柱。

梦系列:承担提升品牌力的重任同时还需要兼顾营收和利润。天之蓝和梦系列就不细说了,在之前的文章都有提过,直接看下图。

很多朋友认为洋河的渠道非常强,不可否认;蓝色经典刮起了蓝色旋风,品牌力也不错;但是其实在我个人看来洋河最大的竞争优势是管理层对白酒行业的深度思考、理解和强大的执行力,也就是说强大的执行力来源于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才是洋河真正核心的竞争优势。

洋河张雨柏在回顾2003年洋河改制那段历史时曾说,“我用身家性命作抵押,举债投资入股,所以逼得我们只能向前,不能向后,只有化压力为动力的份儿。”杨廷栋在卸任洋河董事长后也曾表示,“我的工作、事业和根本利益都在洋河。”

在此不得不佩服洋河的管理层。每一个阶段洋河都有不同的战略目标,每一次对行业精准的把控都是洋河通过自我xx来实现,从海之蓝到天之蓝再到梦之蓝,洋河一直在自我xx,为的就是在下一个赛道能够不落人后。这是不是跟巴菲特投资的吉列一样,一次次的成功都是通过自我xx实现。

本来是打算简单写一篇,结果发现码字如有神,天生码字的。(作者:小哥书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