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滄教育亮相全國名師工作室聯盟2018年年會

李滄區被授予全國名師工作室區域發展先進單位!

王程程,王笛,紀奕坤

3位教師獲全國名師工作室優秀課例一等獎!

陳寧,張永梅,尹君,成玉麗

4位老師在全國名師工作室論壇交流經驗!

其中 張永梅名師工作室還被被授予

“全國先進名師工作室”

“全國優秀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爲期三天的全國名師工作室聯盟第二屆年會暨第12屆全國中小學名師工作室發展論壇日前在成都舉行,李滄區38個名師工作室43名老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本次大會由全國名師工作室聯盟、成都市成華區教育局、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全國中小學名師工作室發展實踐研究專家委員會主辦,成都市成華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本次會議,吸引來自全國教育界專家學者以及中小學教師代表近2000人與會。

年會期間,260位專家、名師親自參加了專題報告、講座、示範課、說課、交流經驗;85位專家學者參與各場次主持、點評指導。

趕緊跟隨小編感受李滄教育風采吧

三節全國優秀課例一等獎

《我要的是葫蘆》

青島書院路小學幸福E坊工作室 王笛

這是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在教學中,王老師以小學語文低段雙重點教學理念爲指導,引導學生內化、積累課文語言,提高表達能力。

同時,採用不同的認知方法,帶領學生積極主動識記漢字,使語文課堂充滿遊戲色彩,變得生動活潑。

《搭配問題》

青島書院路小學數學工作室 王珵珵

本節課呈現了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王老師抓住“搭配問題”的本質,通過有層次的教學、數學語言的打磨的教學策略培養了學生有序的思考和嚴謹的數學思維。

課堂上學生通過擺一擺、畫一畫找到搭配方法並表示出來,生成豐富的教學資源,又通過不同的表達形式,如文字、圖形、字母、數字等,展示思維過程和思考結果。學生學會了用更簡潔的方式表示結果,體會並理解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方法,進而培養了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孩子們在操作體驗中不僅學會了知識,更培養了思維,學會了合作。

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aper

李滄區實驗小學英語工作室 紀奕坤老師

紀老師在兩地教材不同,英語學情差異較大的前提下充分展示了青年骨幹教師紮實的教育教學基本功和教學機智,紀老師能及時掌握學情,靈活修正教學設計,使得學生積極性和參與度都得到了極大的調動,體驗了中國四大發明帶來的樂趣,從而順利的達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獲得現場專家、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

四位老師在全國論壇發言

《史苑新語 傳承播布

——青島市張永梅名師工作室之“館校合作”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一中學 張永梅

“館校合作”是工作室的特色活動之一。 “館校合作”的品牌爲E歷史——Education Elegant E時代。

青島市張永梅名師工作室成爲青島市博物館簽約的首個“名師工作室”。通過“館校合作”,做好“傳承播布”,在學校和博物館之間搭建起與共振、共鳴的平臺。使更多的孩子走進博物館、瞭解博物館、愛上博物館。以“博物”之行,收“博悟”之獲。

《在路上

青島27中樂動青春工作室主持人 陳寧

樂動青春工作室一直是在學習、實踐、展示、提高、再學習、再實踐的過程中歷練着、成長着,所以,陳寧成果交流的主題是“在路上”。

主持人陳寧是全國”我是體育教師“獎章獲得者。她分別從成長的歷程、前進的動力和團隊的提升三個部分,將工作室從成立至今,將近兩年半時間內工作的開展、遇到的困惑、解決的方法、取得的成果,以課題研究爲主線進行了交流。

《隨趣潛入知 潤情細無痕

虎山路小學 “陽光科普”工作室主持人尹君

依據工作室課程構建與實施情況,從“陽光科普”課程的實施推動教師專業成長、“陽光科普”課程的開發豐富課程體系建設和提供展示平臺促進學生科學素養提升幾方面,向與會專家和主持人作了彙報,經驗分享得到大會專家和主持人們的一致好評。

《那些生命起舞的日子

青島市成玉麗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銅川路小學 成玉麗老師

成老師從工作室定位、目標、規劃、具體措施等方面介紹了工作室的發展歷程,重點從“好課同磨,共研精彩”和“好書共讀,分享碰撞”兩個層面介紹了工作室如何助力青年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正如專家團的點評“工作室的活動,磨出了成長,讀出了智慧”,成老師的發言受到了與會專家和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在爲期三天的會議中,圍繞“如何構建立德樹人體系、推進三名工程創新發展、培育四有卓越教師”這一主題展開深入研討,期間還重點展示了在全國中小學名師工作室示範、引領作用下一批全國優秀名師工作發展的成果。

此次年會學術水平高,交流展示內容豐富,一大批在全國基礎教育界素負盛名的專家學者蒞臨大會作報告、講座、上示範課、主持、點評,把此次盛會的學術水平提升到一個全國學術交流高臺階上。大會交流展示的研究實踐創新成果,涵蓋了基礎教育全部教育教學課程,也展示了名師工作室旺盛的生命力。

李滄區名師工作室的老師感觸很多,收穫很大:

李滄區小學數學教研員、數學工作室主持人解莉老師:

作爲一名工作室主持人,如何引領、規劃工作室每一位成員 的發展與方向,如何帶領工作室腳踏實地前行,一直都是我努力研究、實踐的方向。

本次培訓,聆聽了各位名師的經驗介紹,自己又有了新的思路與想法。素養提升,課例打磨,課題研究,都是探索工作室發展的有效運作模式,基於此,深夜,我帶領團隊小夥伴們聚在一起,再次深度打磨本次會議展示課“搭配問題”.結合數學大家徐長青老師的課例啓示,大家把研課的焦點再次放在學生與素材兩個重要因素上。老師們各抒己見,思維碰撞,對於搭配問題的數學本質理解再次深入。老師們的教業與專業讓我敬佩,欣喜。靜下心,潛於一方,將始終是我們工作室不懈努力的方向。

王埠小學英語工作室主持人劉琳琳

觀課中被主維山老師嫺熟的教學技能,鮮明的教學特色,精湛的教學藝術深深感染教師教學中充分彰顯課堂中生成的新資源,體現學生的認知差異,啓發學生更加深入全面的掌握知識,提升能力。

課堂的生成 是千變萬化的,學生思考深入,精彩紛呈的回答絕不僅僅來自於個性思維的張揚,很多程度來自於教師一次次恰當的引導精彩的點撥,因此在主老師的課堂上我學會了" 畫龍點睛”,用自己的智慧幫助學生學習。

東川路小學品德工作室主持人蘇念

品讀兩天的精彩報告,聚焦全國名師成長的路徑,感悟頗多。

一個人可以看不見,但不能沒有見解;一個人可以沒有視野,但不能沒有思想;一個人可以沒有路,但不能停止前進的腳步。成都之行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將是我教育生涯中難忘而又珍貴的一段記憶,它會時刻鞭策着我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提高專業素養,做一個有故事、會講故事的工作室主持人。

李滄路小學傳統文化工作室主持人閆永平

“二十里路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成都之行,我有幸聆聽和領略了全國各地的名師及其工作室成員分享的教育理念、建設特色、開展的活動和取得的成果展示,啓發了我們對自身教學工作的思考,也爲工作室今後的發展方向

提供了更多的想法與思路。

“坐而言, 不如起而行。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工作室工作,任重而道遠,但只要我們認真、努力,則必將開拓出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2013年至今,李滄區的名師工作室工作已經開展了五年。致力於培養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中小學名師隊伍。截止到目前,已經建立了3個市級、10個區級、81個校級名師工作室,基本涵蓋所有學科,先後有5人入選青島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李滄區教體局用於各級工作室建設的專項資金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基本建成硬件先進、軟件一流的學科教師培養主陣地,縱向形成市、區、校三級聯動,橫向形成區片與區片、學校與學校、學科與學科互動的網格式發展模式。

主要以區內外名師爲依託,以名師工作室爲載體,重點進行學科培養。

各級工作室先後開展了主持人集中培訓、工作室現場例會、座談會等一系列活動,不斷加強對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員的培訓和工作調度。

名師工作室的發展與研究,我們還在路上,李滄區教育改革的進程已經駛入了快車道。在當前大好形式下,我們將緊抓時代脈搏,爲教師和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提供最強有力的支撐。願我們今天的學習能夠成爲明天的起點,願我們的主持人經過不懈的努力和追求,都能夠成爲優秀的專家型教師,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和高昂的熱情,爲區教體局“多彩教育、品質課堂、愛校如家、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標助力,共同描繪李滄區教育事業的新篇章!

THE END

後附學習簡報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