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 法制日报综合新闻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为长春市宽城区兴业街道新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正在调解一起邻里纠纷。 □ 法制日报记者 张淑秋 刘中全 文/图

“我在村里年纪大些,辈分也高,谁家有大事小情都让我出面主持,我说话大家也都愿意听。”今年70岁的刘跃东,是吉林省舒兰市小城镇下营村人,他开了间食杂店,是“百姓说事点”,也是“人民调解工作站”。

多年来,很多矛盾纠纷都化解在这个说事点。

2011年,吉林省舒兰市设立“百姓说事点”,让群众通过“唠家常”把社情民意反映出来,使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此后,在吉林省委政法委、吉林省司法厅的推动下,“百姓说事点”在吉林大地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起来,如今全省“百姓说事点”已达17253个,基本实现了全省村、居(社区)全覆盖。

7年过去,吉林省通过“百姓说事点”累计收集各类民生信息50多万条,调处各类纠纷40多万件,避免“民转刑”案件1327起,防止群体性上访912起。

处处设立百姓说事点

刘跃东还被村民亲切地称呼为“刘大拿”。

前不久,村里的李家兄弟出事了,“刘大拿”得知消息立即前去了解情况。

原来老七租种老四两垧地,把水田改为旱田,后来老七不种了,这涉及到一笔改田的费用,哥俩因此闹得不愉快。老四便让媳妇和怀孕的女儿去老七家“讨说法”,双方发生口角,女儿被打,闹到派出所,最后老七被拘留15天,而老四女儿口口声声要两万元,否则绝不妥协。

“你们都是亲兄弟,兄弟不和让外人看笑话,现在老七也拘留了,我看那钱也就别要了,以后还跟以前一样,你们还是一家人……”刘跃东苦口婆心地劝李四。

“大哥,你说得也在理,这事儿全听你的……”

就这样,曾经反目的亲兄弟瞬间化解了矛盾。

舒兰市司法局副局长秦雪说,为加大矛盾纠纷调解力度,依托“百姓说事点”建立了100个“人民调解站”,使“百姓说事点”从说事向调解转变,做到“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各地不仅把‘百姓说事点’建到了小卖店、医疗站、棋牌室,还建在集贸市场和室外晨练点等更多百姓经常聚集的地方。”吉林省司法厅厅长张毅说,司法所业务用车装备成“流动调解车”,建立“流动百姓说事点”,深入田间、地头、街面,为群众说事。

吉林出台《开展“百姓说事点”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百姓说事点”工作流程,做到了矛盾纠纷件件有人管,项项有人办。如今,一些县(市、区)还推出“网络百姓说事点”平台,网上解答咨询、调解纠纷。

群众自己说事更信服

在长春市宽城区兴业街道新村社区办公楼外,悬挂着三块醒目的牌匾——“百姓说事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和“人民调解委员会”。

一天,小芳(化名)来到社区开证明要做“人流”,接待小芳的是计生主任姚晓华,她发现小芳情绪不对,经深入了解才知道事情原委。

原来,小芳没有正式工作,自打怀孕后,爱人对她不冷不热,而婆婆起初就不喜欢她,如今对她不闻不问,后来小夫妻矛盾越来越深,最后闹到要离婚的地步。

社区党委书记吴波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调解,经过前后1个多月调解,这对小夫妻才打消了离婚的念头。

“如今孩子都已经1岁多,把一心想要抱孙子的婆婆乐得合不拢嘴。”吴波说,婆婆一改昔日对小芳的态度,现在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宽城区‘百姓说事点’共有465个,在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宽城区司法局基层科科长李玉石说,自2017年以来,宽城区各级调解组织成功调处各类纠纷2910件,其中通过“百姓说事点”收集、调处矛盾达2000多件。

“百姓说事点”也成为社情民意的收集点,凡是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问题,都能反映出来,成为地方民生的晴雨表。“百姓说事点”还成为法律常识的宣传点,信息员及时反映群众法律需求,邀请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员解答咨询,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

“‘百姓说事点’如今已成为矛盾纠纷的化解点,特别在避免‘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上访方面,能及时化解大量矛盾纠纷,有效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得到了吉林省委省政府和司法部的高度认可。”张毅说,“百姓说事点”更是干群关系联系点,成为加强干部与群众联系沟通和为群众服务的重要平台,大大提升了党委政府和基层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四方面创新提档升级

长春市宽城区凯旋街道一心街社区将“百姓说事点”设置在户外民生亭中,形成民情驿站和协商驿站,及时化解居民矛盾纠纷;长春市南关区长通街道龙兴社区党委书记路亚兰创建“用情、用法工作法”,为辖区居民调解矛盾纠纷;公主岭市“百姓说事点”与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联系……近年来,吉林省不断推进“百姓说事点”创新发展,

努力打造“百姓说事点”新时代升级版,把工作着眼点放在矛盾纠纷化解上。

吉林省重点推动了四个方面创新。在顶层设计创新上,制定《吉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明确人民调解工作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强化人民调解工作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基础性作用,以省“两办”文件印发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工作机制创新上,由各级政法委牵头,推动建立“5+X”调解工作模式,“5”是指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信访5个部门,“X”是指因具体案例各异所需协调的其他部门,落实矛盾纠纷收集、报送、评估、转办、化解责任,实现各环节紧密衔接、各单位通力协作,整体联动。在职能任务创新上,推动“百姓说事点”实现由重点收集掌握矛盾到疏通化解矛盾的职能转变。在资源整合创新上,充分发挥法学会、司法行政等职能优势,整合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等资源,积极参与到“百姓说事点”工作中来。

“我们深信,‘百姓说事点’升级版将为化解矛盾纠纷、传承‘枫桥经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张毅说,吉林省的“百姓说事点”已成为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一个有效渠道,成为传承发展“枫桥经验”的吉林品牌。

记者手记

吉林省舒兰市水曲柳镇锦德村人民调解员孟庆德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可每当村民找他帮忙调解纠纷时,他会立即放下手里的农活前去调解。当记者问他:“调解不好,可能还会因此得罪人,但为什么还要做这个工作?”孟庆德爽快地说:“我就喜欢做调解工作,因为大家都信任我,所以在调解矛盾纠纷时,我会尽量让双方都满意。”

在深入采访过程中,记者一次次被生活、工作在最基层的人民调解员深深地感动着。“百姓说事点”历经7年时间,已得到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还有那些数以万计的人民调解员,他们用真情、用热情去服务群众,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