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電影《速寫法蘭克蓋瑞

很多建築美學的靈感,要從經典的建築案例中去感知他人的設計故事,再創作也許會帶來與衆不同的東西。著名建築師彼得·埃森曼說,"如果一個建築師能像研究音樂那樣去研究建築,這樣他離建築的大門就更近了。"進入電影看建築,除了累積美學修養,電影更懂得如何製造不同氛圍的場景,如何營造溫柔的光線,如何傳達氛圍語言,以及看懂人性本身。

設計一座好的建築如是,做商業如是。

1

BIG Time

導演:Kaspar Astrup Schroder

作爲丹麥明星事務所BIG的領頭人,Bjarke Ingels是當今國際建築界最受矚目的一位明星設計師。 BIG總是在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然後努力克服它們,用創造和堅韌鼓舞人心。在這個紀錄片中,Ingels從專業角度到個人觀點,帶領我們去探索那些帶給他靈感的天地萬物。

建築師在這部紀錄片中提出的一些顯而易見的觀點,既是我們生活真實的寫照,也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比如,“作爲一名建築師最棒的一件事就是能夠設計建築本身。”也正因爲如此,本篇集中討論瞭如何系統性地產生有趣設計的設計理念和方法。

預告

2

My Architect: A Son's Journey

導演:haniel Kahn

本部紀錄片講述美國費城著名建築師路易斯·I·康因,這位曾設計過衆多著名建築的偉大建築師生前有關事業和家庭的故事。這是一部有關愛與藝術的影片,也是一部講述背叛和原諒的故事。從賓夕法尼亞火車站的地下走廊到人潮洶湧的孟加拉首都達卡的國家議會大廈,在這些美輪美奐的不朽作品中,我們似乎看到了這位20世紀下半葉被很多建築歷史學家公認的最具影響力的天才驚人的創造力。

3

草間彌生——無極

導演:er Lenz

作爲當今世界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草間彌生擺脫了成長於其中的僵化社會,克服了性別歧視、種族主義和精神疾病,將自己的藝術視野帶到了世界舞臺上。88歲時,她住在精神病院,繼續創造藝術。

內容中探索了藝術家草間彌生從日本的保守教育,到她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名聲掃地的歷程(在那裏,她與安迪沃霍爾競爭媒體關注),並以她在藝術界最終獲得的國際名聲而告終。現在她80多歲了,已經在日本精神病院生活了30年。

預告

4

速寫法蘭克蓋瑞

導演:西德尼·波拉克

導演 Sydney Pollack 和建築師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是多年的好友,這部電影「速寫法蘭克蓋瑞 (Sketches of Frank Gehry)」也是他的第一部紀錄長片,該紀錄片從2000年就開始進行拍攝,耗時五年多才拍攝製作完成,2006年5月12日起在北美某些特定戲院中放映。由於Gehry 熱愛速寫,而且速寫可以說是他設計建築物的發想起源。這部紀錄片「速寫法蘭克蓋瑞 (Sketches of Frank Gehry)」將會從Gehry對每個案子最初的親筆速寫開始,探索Gehry的一連串設計程序。從只使用紙板和膠帶拼湊而成實體3D立體模型,一直到最後結合多種建築材料的建築物。

預告

5

安藤忠雄:由空到無限

導演:Mathias Frick

爲了向日本極簡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致敬,這部電影展現了他作品的創作過程和他的才華。安藤以其極端的嚴謹和敏銳的創作能力而聞名,紀錄片揭示了他的天才,他在內在與外部空間的關係中,以詩意的方式安排自己的形式,沖淡了建築物與自然之間的界限。在概念和審美上,他的設計在傳統日本建築和當代建築之間建立了聯繫,同時表達了他對空間變化的信念。

6

Glenn Murcutt – 空間之魂

導演:Catherine Hunter

這部電影講述了這位激勵人心的澳大利亞建築師的作品,他獲得了許多獎項,包括最負盛名的普利茲克獎。本片同時記錄Murcutt的第一個重要公共建築的設計和建造過程,一個爲澳大利亞墨爾本土穆斯林社區服務的清真寺。Murcutt最初設計一個現代建築持保守態度,但在設計過程中,他與社區建立了密切的個人關係,而該項目資金完全是由人民捐贈的。

7

城市化 Urbanized

導演:Gary Hustwit

這部紀錄片由Gary Hustwit執導,從不同角度對當代城市的理想化設計進行了深入探討。他也探討了一些著名的建築師、城市規劃者、政治家、建築者和思想家對此的不同意見,例如雷姆·庫哈斯、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諾曼·福斯特、約書亞·戴維、奧斯卡·尼邁耶和詹姆斯·坎頓。

值得強調的是,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區,到2050年這個比例將變爲75%以上。雖然一些城市正在經歷爆炸式的增長,但其他一些城市卻處在正在壓縮的過程中。在住房、流動性、公共空間、民衆參與、經濟發展和環境政策之間取得平衡的挑戰正迅速成爲一個普遍關注的問題。然而,大多數關於這些主題的論述都與公共領域脫節。因此,電影提出了新的方法,來處理城市生活的優點和缺點。

8

福斯特先生,你的建築重幾何?

導演:Carlos Carcas / Norberto López Amado

這部片子用令人激動的電影鏡頭語言描繪了福斯特最著名的建築物,其中包括:滙豐銀行香港總部、柏林的德國國會大廈重建項目、法國的米洛高架橋。以及改造了倫敦斯塔斯特德機場,更近一點的,剛建成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也是他的作品。

9

客  體

導演:蓋瑞·胡斯崔特

這是蓋瑞·胡斯崔特的設計三部曲(包括2007年《海維提卡》、2012年《城市化》)的第二部。《客體》深入到了日用品背後的故事中,從水果削皮刀到iMac電腦,並且考察了成品從概念提出到實物生產這整個過程以及客觀物體與他們的所有者之間的關係。

一些創新者像Dieter Rams, Hella Jongerius, Marc Newson, 以及蘋果公司的Jonathan Ive,他們也在片中一起討論了自己的設計理念和他們完成作品背後的驅動力,無論這些作品是他們正在製作的一個令人喫驚的項目,還是創造一種新型可持續利用能源,或者是發明一些完全奇異獨特的玩意兒。

10

伊姆斯夫婦:建築師和畫家

導演:Jason Cohn / Bill Jersey

蕾與查爾斯伊姆斯這對夫婦被譽爲最具影響力的美國設計師,亦是推動現代主義發展的重要旗手,代表作是20世紀中出產的膠合彎板及玻璃纖維傢俱,具現代流線感的簡約傢俱讓他們獲獎無數。《伊姆斯夫婦:建築師與畫家》訪問這對夫妻的子女、同事,娓娓道來他們鮮爲人知的人生故事。他們的貢獻不僅僅在於家居設計方面,在電影和攝影、藝術、個人品牌建設等領域也有巨大的影響。這也是他們的作品直至今日仍能引起人們強烈共鳴的原因。

(內容來源:HndDesign)

 點亮星標,不與未來擦肩而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