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茅奖靠什么?文学出版市场有何风向……带着这些核心议题,11月19日晚,“今夜,我与茅盾文学奖有个约会”系列活动邀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出版方掌舵人——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英勇、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社长皮钧来到北京印刷学院,以“出版大咖谈茅奖:文学作品的发掘与培育”为主题,与出版专业师生面对面交流。

该系列活动由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主办,名家面对面项目组、《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承办。当天活动由北京印刷学院图书馆馆长魏超教授主持,吸引了百余位师生到场聆听并参与互动。三位出版“大咖”立于行业前辈角度的坦诚、分享过程中的妙语连珠引得现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

获奖是作家埋头创作的回报,也离不开出版人的努力。本届茅奖获奖作品中,《牵风记》(徐怀中)、《应物兄》(李洱)均由人文社出版。在臧永清看来,对于聚集优质作家资源、坚持现实主义出版道路的人文社来说,应该结出这样的果。路英勇坦言,对作家社推出的《主角》(陈彦)获奖“很开心”。皮钧称对《人世间》(梁晓声)能够得奖“欣喜若狂、高兴万分”。因为该社上一次的获奖作品还是37年前姚雪垠的《李自成》。

原创文学作品仍是时代所需

在三位嘉宾看来,原创纯文学仍然有市场,并且有吸引年轻作家和年轻读者的魅力。与此同时,出版机构也要在与文学创作者“相互成就”的同时,将“做好书”立于主要位置,并在青年人喜欢的类型文学等领域发力。文学边缘化只是表象,文学出版是出版“排头兵”的地位并未改变。

臧永清认为,原创纯文学仍然是有市场的,年轻作家在纯文学领域也有基础。直接的例证就是入选本届茅盾文学奖前10名的《北鸢》(葛亮),虽然没有获奖,但其发行量在评奖前就已经过30万册。在他看来,出版方要吸引青年人,一方面要把优秀的原创作品做好,另一方面也要把优质的类型文学作品做好,包括网络文学,“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作者很多,作品也有很多,我们要在这方面发力。”

在调任作家出版社之前,路英勇先后有山东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等出版机构的履职经历。他表示,以前每到有外国长篇文学著作出版,人文社临街的图书营业部就会有购书读者排起长队。虽然这种场景现在见不到了,但文学绝对没到边缘化的程度。“随着我们作家作品越来越好,书香中国这样的活动越做越好,文学就会引领着我们的阅读不断往前,向着好的方向去发展,来丰富我们美好的生活。文学出版永远是出版“排头兵”,这个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好作品的塑造需要多方的努力,需要作者与出版社的“相互成就”。皮钧透露,姚雪垠写《李自成》时,中青社给他分了两室一厅的职工宿舍以支持创作;梁晓声最早也是从《青年文学》起步,因为这份长久深厚的友谊,他才放心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长篇交给中青社出版。他还透露,梁晓声在创作《人世间》时,最开始每个字都一笔一划写在稿纸格子里,到二三十万字以后,字就开始跑到格子外面,再后来就完全不用格子纸,直接在A4纸上写。“这个过程和梁老师本身的创作张力是一样的,和我们最后收获的结果也一样。”

好书双效能够高度统一

文学出版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何高度统一?文学性和市场性如何相统一?这是文学出版绕不开的话题。

“出版是个‘小买卖’”,臧永清以自己的工作经历举例,强调文学出版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我们做的工作服务于国家的文化生活,用我们的作品滋润人们的心灵。”他也强调,出版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效益。“人文社这几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高度统一的,我们今年销量超过10万册的书,目前已经有64本,较去年同期有明显的增长。”

与网络文学能够给到作者的高额稿酬相比,传统出版并不占优势。但路英勇觉得,从中国文学出版版图来看,对作者也好,读者也好,线上网络文学和线下传统出版应该是互补的。“如果一定时间内,我们对网络文学的引导能够与传统文学出版相一致,再在全国的购买价格上做一些调整;一定的时间内,传统文学出版和网络文学出版能够比翼双飞,满足不同文学阅读的需求时,文学和文学出版都能够真正繁荣的时代就到来了。”

皮钧对于臧永清“好书卖得好”的观点表示赞同,他解释道:“过去图书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现在好书卖得好,这是正向问题,也回到本来面目。你只要努力去做一本好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会同时实现。”他强调,出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放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来看。只要把好书奉献出来,持续坚持做好书,“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有我在。”

对此,臧永清也强调,人文社从2016年净利润3600万元到今年预计1.5亿元的高速发展,正是积累的优质资源的经济效益得以凸显的结果。“要重视品牌对于出版社成长的作用。”,对于整个出版行业而言,“我们现在到了一个重新洗牌和盘整的比较关键时期。”

选择是文学出版发掘与培育的关键

文学出版的美好明天,是创作者、出版人、读者的共同期待。那么,当下的文学出版缺什么?文学出版的发掘与培育,有何关键点?

臧永清谈到,我们要大力倡导打造原创作品,在这个过程中间也存在艰难的选择。皮钧也表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文学作品最难是在这个环节上,可能有很多好作者、好作品,但是真正把它变成真正值得出版的好书,甚至是传诸后世的作品很难。这就要依赖编辑的眼光、情怀、水准。”路英勇则向出版专业学子提出具体建议,他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中外出版史以及像《天才捕手》这样的经典影片中找。培育作品的时候,第一位的就是人,编辑把自己负责的门区打开,随着传播、其他社会文艺门类的肯定等门区打开,后续门区自然会有人打开,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作品本身是好优质的。

持续两个多小时的活动,三位嘉宾还围绕“茅盾文学奖能否进入文学史、莫言能否进入文学史、出版人会不会为了获奖做书、文学出版物如何真正关照读者内心、出版业如何拥抱互联网、当前环境下该如何阅读等一系列问题分享各自观点并回答现场同学们的提问,为到场师生带来一场来自文学出版“实践派”的干货分享盛宴。对于当天聆听活动的出版学子尤其是大一学生来说,此次活动也给他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认识出版、了解出版、走近文学出版的契机。

记者 /张聪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中国书业最忠实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新媒体矩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