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社长伍旭升,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馆长肖佐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文艺评论家、文化批评家解玺璋,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多个部委特聘电子商务、物流专家荆林波,湖南省作协成员、知乎专栏作者何许人等专家、学者和作家出席发布会,出版界、图书馆界、书店、阅读空间等业界人士和众多阅读推广人共80余人参与活动。目前,进入到一卡通的有270家图书馆,包括街道图书馆,其中有229家提供通借通还服务,公共图书馆还注重与社会单位合作推广全民阅读,以“文保”为例,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先后与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故宫博物院合作推出了“古都历史文化系列讲座”,与出版社合作推出了作者与读者见面会,仲呈祥、白岩松、马未都、刘心武等800多位作家学者走进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使读者受益。

自2006年全民阅读首次被提出,13年过去,全民阅读取得了突出成绩。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从国家层面来看,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二是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全民阅读工作已经由“软约束”向“硬约束”提升和转化,过去为推广阅读工作部署的读书周、读书月、读书季,如今在许多省市已经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方案中;三是全民阅读在人民群众生活中逐步扎根,遍地开花、精彩纷呈。但是要想全民阅读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让阅读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还需要更多努力。

《年度名家阅读报告》发布

12月24日,“我们为什么要阅读——2019名家阅读讲坛暨《年度名家阅读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社长伍旭升,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馆长肖佐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文艺评论家、文化批评家解玺璋,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多个部委特聘电子商务、物流专家荆林波,湖南省作协成员、知乎专栏作者何许人等专家、学者和作家出席发布会,出版界、图书馆界、书店、阅读空间等业界人士和众多阅读推广人共80余人参与活动。发布会由北京阅读季名家面对面项目组主办,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承办。

北京阅读季名家面对面项目组携手名家学者、作家和业界专业人士以及众多阅读推广人共同举办的“2019名家阅读讲坛”,旨在探讨新时期阅读推广的模式与经验,发布《年度名家阅读报告》。该报告以北京阅读季名家面对面项目组在2019组织现场活动的名家为基础,邀请梁晓声、曹文轩、徐雁、鲍鹏山、 解玺璋、李修文、柳建伟、陈彦、干春松、虹影、徐则臣、申赋渔、杨庆祥、史雷、徐玲、安顿、孙卫卫、王敦、李天飞、何丹等作家、评论家和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请名家学者谈论自己2019年度阅读生活与感悟,发布名家2019阅读书单。2万多字的报告借由名家阅读感悟、阅读建议、阅读书单,唤起读者阅读图书的兴趣,给读者实际有效的阅读指导。

2019年,北京阅读季名家面对面项目以引领北京全民阅读,提升北京市民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为己任,广泛团结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名家影响力,邀请对阅读有思考的名家到“名家面对面”活动现场,面向学生、家长、职场白领、社区群众等所有热爱阅读的人士开展阅读推广讲座,传达新的阅读理念和方法,搭建读者与名家对话平台。同时,该项目还与基层阅读推广机构,特别是与北京阅读季合作的众多阅读空间和阅读推广机构合作,共同构建了一个助力大众“享阅读”“善阅读”的优秀阅读推广品牌。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社长伍旭升致辞

发布会上,伍旭升谈到阅读有三个阶段:爱上阅读、善于阅读、分享阅读。爱上阅读可以成就一个有品位和有品质的生活;善于阅读可以成就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人生;分享阅读,能成就一个快乐和有缘分的人生。比如在24小时书店,在图书馆的一次聚会,可能让一对情侣就此结缘。所以说,爱上阅读、善于阅读和分享阅读,三者不可分割。谈到阅读是否需要倡导和引导这个问题,伍旭升认为,阅读既是私密的行为,也是社会行为。阅读本身是一个有传染力的行为,你的阅读会影响你的孩子、你的家庭,一个家庭爱阅读就会影响另外一个家庭,会影响社会,倡导和引导阅读有利于一个社会文化的兴盛与发展。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馆长肖佐刚发言

肖佐刚在发言中重点介绍了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作用。他认为,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家园,以包容性、平等性、公益性、公共性和较深广的覆盖率、较高的阅读推广效率,成为最重要的公共阅读空间。以北京市为例,2018年北京市四级公共图书馆的总量达到了7131个,其中市级、区级以上一共有23个,街道和乡镇图书馆是355个。他介绍,2004年以首都图书馆为中心推出了一卡通,读者可以享受相应的服务。目前,进入到一卡通的有270家图书馆,包括街道图书馆,其中有229家提供通借通还服务,公共图书馆还注重与社会单位合作推广全民阅读,以“文保”为例,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先后与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故宫博物院合作推出了“古都历史文化系列讲座”,与出版社合作推出了作者与读者见面会,仲呈祥、白岩松、马未都、刘心武等800多位作家学者走进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使读者受益。

《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发言

谈到融媒体时代人们是否还需要阅读,刘大先颇有感触。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阅读形态发生了变革。现在人们的阅读方式主要是电子阅读,通过手机终端、PC终端来阅读,还有一些有声读物,方便人们听书。这些新的阅读形态其实已经改变了原先意义上印刷文明时代的阅读。随着时代的发展,纸质阅读确实会被改变,但阅读本身还是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儿。刘大先谈到,融媒体时代看似人们的信息交流多了,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反而少了。人容易变得越来越冷漠。通过阅读分享可以使我们对他人产生共鸣,阅读使我们认知,人如何成为自己,如何与社会、他人建立联系,阅读在这个意义上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刘大先建议,一定要挑选最好的东西来阅读,因为信息爆炸时代,不找经典来读,是浪费生命。经典是经过千锤百炼、经过时间的淘洗、经过无数人的甄别而留下来的,是人类文明的精华,阅读经典可以增长智慧。

文艺评论家、文化批评家解玺璋发言

解玺璋的演讲题目是读书需耐心。他说阅读是一件非常快乐和幸福的事儿。读书一定要耐心,每天读几页,慢慢读,不着急,还要学会读一些辅助的书。要学会建立起自己的阅读习惯,比如说写读书笔记,只要动过笔你就能够稍微记住一些东西。解玺璋说,读书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两个目的:一是解决自己的问题,比如如何面对痛苦,如何面对生死,一辈子该怎么过等等。二是解决书中的问题,你要带着问题去读书,不是说书里怎么说我们就怎么相信,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发言

知识型的社会、网络化的格局、服务性的政策、数字化的生活环境,成为今天社会最基本的特点。荆林波在发言中谈到,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手机上的阅读也叫阅读,虽然是浅阅读,但我们要承认这种现状,对此要有一个相对的客观评价。重要的是我们怎么样改造、引导浅阅读的人,提升他们的阅读深度。荆林波还说,如果你想应对快速迭代的知识变化,那必须要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加大你的知识提取量。沉浸式的阅读、深阅读是需要的,但是快速阅读也是必备的,如果一个人在这个时代不会快速阅读,那是很难适应快速迭代社会。

荆林波还提醒读者,在大数据时代,一些媒介机构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你的兴趣和爱好,根据这些数据给你提供信息、产品。这使得用户偏好进一步的集聚,结果就是新兴媒体的出现阻隔了过去传统传播的通道,最终形成信息茧房。你接触的信息都是你喜欢的,这些中介者就按照你的喜好给做这些产品,使得你视野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自闭,最后作茧自缚。关于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荆林波提出平台经济的概念。他认为图书馆必须向图书情报服务机构转型,图书馆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平台,面对碎片化的个体,要发展数字化的功能,注重数据的挖掘,进行个性化的增值服务。

网络文学作家何许人发言

在论坛最后,网络文学作家何许人介绍了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何许人认为,网络文学的发展,进入到百花齐放的时代。现实题材有都市言情、生活职场、青春校园、历史军事、商业题材、侦探推理、科幻小说等等,非现实题材有灵异、玄幻、修仙这几个大类。2018年,***络文学全国营收差不多300个亿,2019年还在不断地增长。相对于传统出版物影响的阅读市场,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让人们看到了很多发展的潜力。何许人谈到,虽然网络文学有些地方可能会显得篇幅太长,不够精致,但对作家来说,你今天写完可能马上就有人跟你交流,谈感想、提意见,这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激励机制。对读者来说,网络文学的阅读其实一个花钱较少、受益较大的消费模式,这也是当下非常流行的新型娱乐模式。

记者:郑杨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