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舍繞層阿,千龕鄰峭壁 ",唐朝詩人韋應物在《龍門遊眺》曾這樣歌詠龍門石窟的壯觀勝景。從 4 月 28 日起,廣東省博物館與龍門石窟研究院聯合舉辦 " 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 ",彙集 85 件龍門石窟精品藏品,其中有 8 件爲海外迴流文物,帶領觀衆感受清癯秀美的北魏造像,富麗健美的唐代佛像,聆聽國寶歸來的動人故事。

本次展覽爲免費展覽,展期至 8 月 28 日。受疫情影響,觀衆參觀前需預約粵博門票,入館時需佩戴口罩並出示健康碼,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安全檢測。

展出 66 件珍貴文物,多座佛像難得一見

龍門石窟,位於 " 十三朝古都 " 洛陽南郊,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公元 493 年),經東魏、北齊、隋、唐、五代、北宋諸朝,斷續營造達 400 多年,分佈在伊河兩岸的崖壁上,兩岸窟龕依峭壁而鑿,南北長達 1 千米,蔚爲壯觀。現存窟龕 2345 個、造像近 11 萬尊、碑刻題記 2800 多品、佛塔 70 餘座,以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題材之多樣、雕刻之精美、蘊含之豐厚而蜚聲中外。

" 這是該批文物首次大規模南下展出,除了之前亮相國博的 8 件海外迴流文物外,還有 70 多件館藏精品。" 策展人陳曦介紹,展出展品中一級文物 11 件、二級文物 28 件、三級文物 27 件,珍貴文物佔比非常之高,其中的舒像座菩薩像、力士像、優填王像都可謂是難得一見。

據介紹,此次展覽分爲 " 梵影歸來——流失海外迴歸文物 "、" 至善至美——北魏造像及碑刻藝術 "、" 蓮華莊嚴——唐代造像藝術 " 三個部分,彙集了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研究院收藏的 85 件龍門石窟相關藏品,同時結合龍門石窟、石刻圖片以及 3D 打印模型,較爲全面地描繪出龍門石窟佛教造像藝術的基本面貌和風格特徵。

龍門石窟研究院餘江寧院長表示,希望觀衆能來博物館感受清癯秀美的北魏造像,觀賞富麗健美的唐代佛像,聆聽國寶歸來的動人故事,瞭解斑駁古蹟的修復過程。

國寶歸來,8 件海外迴流文物集中亮相

近年來," 海外文物迴流 " 持續受到關注,吸引了愈來愈多的公衆目光。此次展覽展示的 8 件迴歸文物也是一大亮點。20 世紀初,洛陽龍門石窟被大規模破壞、盜鑿 , 大批石窟佛造像流落海外,直到 80 餘年後纔開啓了 " 迴歸 " 之路。

其中,最早 " 迴歸 " 的 1 件是 2001 年 3 月,加拿大國家美術館發現,由收藏家赫爾曼 · 維利先生 1978 年所捐贈的一尊中國唐代人物造像,是洛陽龍門石窟看經寺 29 尊羅漢造像中唯一一尊被盜鑿的摩訶迦葉後,於當年 4 月 19 日專門派人將他 " 送 " 回我國,開啓了龍門石窟流失造像的迴歸序幕。

另外 7 件則是 2004 年至 2005 年,由國家文物局下屬的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利用 " 國家重點珍貴文物徵集專項經費 " 從海外分兩批徵集回國的:第一批是美籍華人陳哲敬先生個人收藏的 5 件造像,分別是古陽洞高樹龕佛頭像、火頂洞觀音菩薩頭像、菩薩頭像、唐代佛頭像、唐代前期飛天造像;第二批是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徵集的兩件龍門石窟唐代造像,即佛頭像、天王頭像。

記者瞭解到,這 8 件石刻佛像屬於中國造型藝術極盛時期的優秀作品,展現了北魏、唐代典型的皇家石窟寺造像藝術風範,是龍門石窟造像藝術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批石刻佛像的迴歸,對恢復龍門石窟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這 8 件文物還曾在 2019 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 " 迴歸之路——新中國成立 70 週年流失文物迴歸成果展 " 中展出,當時十分惹眼。

3D 打印技術開啓石窟 " 移動之旅 "

策展人陳曦介紹,3D 打印技術的運用也讓不可移動的龍門石窟的龕窟,從龍門山的崖壁上走出去,開始其傳播傳統文化的 " 移動 " 之旅。2019 年,龍門石窟研究院聯合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美科圖像(深圳)有限公司對龍門石窟古陽洞內的五座佛龕,成功實施了高保真文物數字化,並且進行 1:1 的 3D 打印複製。其中始平公、魏靈藏、楊大眼、高樹等四座複製窟,從中原 " 遠行 " 至嶺南,正在廣東省博物館進行首展。

" 這四座佛龕是古陽洞有計劃佈局開鑿的最早的四座佛龕,也是龍門石窟的造像之始,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時代南北交流、東西融合的盛況。" 陳曦介紹,這四座佛龕的三維數據精度目前是國內最高的,科學記錄和原真呈現了龍門石窟北魏佛龕錦繡般的美。

此外,展覽還用三維數字化虛擬復原了萬佛洞洞口南側的一尊菩薩像,也讓觀衆看到了有顏色的石窟雕像。該復原項目在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將歷史文獻、三維數字化技術、雕塑、顏色檢測及石質分析技術相結合,融內容、技術、藝術爲一體,對其進行了虛擬復原,從根本上形成一整套的虛擬修復保護方法,具有不接觸文物本體、修復可逆性的優勢,有重要的示範作用和推廣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