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歷史上大器晚成的4位名人,前半生默默無名,後半生逆襲流芳千古。歷史上大器晚成的4位名人,前半生默默無名,後半生逆襲流芳千古。

​​自古以來功成名就都是古人畢生的追求,只不過通往成功的道路卻各不相同,有的人可以少年得志,而有的人就偏要歷經磨難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我們形容這樣的人叫做大器晚成。歷史上大器晚成,逆襲成功的也不少,我們來講講最有名的幾位。

歷史上大器晚成的4位名人,前半生默默無名,後半生逆襲流芳千古

歷史上大器晚成的4位名人,前半生默默無名,後半生逆襲流芳千古

1,姜子牙

姜子牙是大器晚成最著名的一個人物,據說他窮困潦倒了大半輩子,甚至連老婆都不要她了,他受到周文王賞識的時候已經70多歲了,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說的就是姜太公和周文王相識的開端。

姜太公在沒遇到周文王的時候並不是在空度時光,他一直在勤奮的學習各種治國之道,研究如何讓國家變得興旺發達,雖然姜太公一直過的很落魄,卻心中自有丘壑,如此以來才能在遇到周文王的時候,讓他的才華受到周文王的欣賞,從而得到了輔佐周文王的機會。也就是在姜子牙的輔佐之下,最終殷商被周武王所滅。姜太公因爲功勳卓著被封爲國師,周朝立國後被封分封在齊地,成了齊國的始祖。

歷史上大器晚成的4位名人,前半生默默無名,後半生逆襲流芳千古

歷史上大器晚成的4位名人,前半生默默無名,後半生逆襲流芳千古

3、晉文公重耳

重耳是晉獻公的兒子,驪姬之亂時,晉國的太子申生被逼自盡,40多歲的重耳被迫離開了晉國的都城四處逃難,開始了在各諸侯國流亡的生涯。重耳就這樣一直流亡了19年,在8個諸侯國生活過,一直到62歲才被人護送回到了晉國。

在殺死了晉懷公之後,登基成爲了晉國曆史上的第22任君主,史稱晉文公。晉文公繼位後一心振興晉國,他發展生產,聯合秦國和齊國,城濮之戰打敗了楚國,在晉文公的帶領下,晉國成爲了春秋時最強大的諸侯國,晉文公也成了中原霸主。

歷史上大器晚成的4位名人,前半生默默無名,後半生逆襲流芳千古

歷史上大器晚成的4位名人,前半生默默無名,後半生逆襲流芳千古

3、漢太祖劉邦:

劉邦是西漢的建立者,在歷史的評價中,劉邦被稱爲優秀的政治家和戰略指揮家。西漢的建立使中國從此有了漢民族和漢文化,劉邦對漢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劉邦剛開始只不過是一個小混混,一直熱衷於做遊俠,30多歲的劉邦只是一個秦國下屬縣城的小吏。

他看到秦始皇的車隊時還曾經發出過“大丈夫當如是”的感嘆。秦始皇去世後,天下不穩,陳勝吳廣最先起義,這之後各路豪傑紛紛響應,劉邦也帶着子弟兵攻佔了沛縣,從此踏上爭霸的道路,這年劉邦已經48歲了。

歷史上大器晚成的4位名人,前半生默默無名,後半生逆襲流芳千古

歷史上大器晚成的4位名人,前半生默默無名,後半生逆襲流芳千古

4、南梁名將陳慶之

陳慶之生活的時期是南北朝時期,他生活在南梁,是梁武帝蕭衍的隨從。當時的南梁還是士族的天下,出身寒門的陳慶之雖然熟知兵法和謀略,卻從來沒有得到施展才華的機會。一直到陳慶之47歲的時候,當時的北魏刺史投誠南梁,陳慶之才成爲了武威將軍前去接應,這成了陳慶之輝煌戰績的開端。

“王師大將莫自勞,千軍萬馬避白袍”就是形容陳慶之率領麾下的7000白袍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場景。陳慶之以文弱之身率領大軍,還被人稱爲常勝將軍,足以證明他在軍事謀略上的天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