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中年危機已經悄然提前,這是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的坎。文友唐一有個觀點:所謂中年危機,本質是隨着年齡的增加,生活成本遠大於預期收入。

王思聰欠款1.5億,清空4000萬微博粉絲:三十而立還是中年危機?

真正成熟的人,過得了豐年,也經得住荒年!

國民老公也有30歲危機

早上起來,發現王思聰又高調上了熱搜。

只是這次不是什麼花邊新聞,而是他把4000萬粉絲的微博清空了。

王思聰欠款1.5億,清空4000萬微博粉絲:三十而立還是中年危機?

作爲高調的國民老公、娛樂圈紀檢委員,王思聰的一舉一動都引人遐想。

再聯想到前段時間“名下資產被凍結”的傳言,讓人不禁感嘆:88年出生的王思聰也開始迎來自己的30歲危機了。

就在前幾天,人民法院報官方微博顯示,王思聰被法院列爲待執行人,代還款金額爲150,000,000元。

王思聰欠款1.5億,清空4000萬微博粉絲:三十而立還是中年危機?

有人說:這對於財大氣粗的萬達而言不算什麼,創業失敗了他還可以繼承千億家產。

這說的沒錯,不過王思聰可是許下過要靠自己奮鬥的豪言的。

作爲萬達的接班人,這點損失確實很小;可是作爲獨立創業者,這些損失,足以讓他陷入困境。

以前大家對王思聰包容,因爲他年紀尚小,可現在,過了而立之年的他,已經是個完全獨立的商人,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任。

如果真的需要王健林的救場,那對於思聰來說,恐怕就是一記耳光。說好的靠自己奮鬥,結果還是靠生的好。

王思聰是有錢,他是在父親的庇佑下長大的超級二代,萬人眼中的國民老公。

可隨着年齡的增長,即便是他,也終會看到人間殘酷的一面。成人的世界有它的遊戲規則,任何人都不能違抗。

王思聰欠款1.5億,清空4000萬微博粉絲:三十而立還是中年危機?

我們常說:人到中年,人生半坡。30歲到45歲,是人生中最難熬的時光。

你已經沒有了無知無畏的勇氣,而別人也不會再把你當做小孩子那樣去包容你的過失。

這一點對權貴如此,對普通人就更是如此。你有沒有發現,中國社會越來越變成高壓力的社會,父輩們40多歲纔會遇到的問題,我們這一代人30歲就感受到了。

在職場裏,每次裁員,30多歲的人就開始心驚膽戰。

上面有老闆的壓榨。下面有年輕人的追趕,他們成爲別人口中“貴、懶、油、慫”的代表,最容易成爲裁員的對象。

而高企的房價、贍養老人、孩子教育,三座大山壓得30多歲的年輕人未老先衰。

所以,中年危機已經悄然提前,這是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的坎。

30多歲的中年危機,

本質是什麼?

身邊總有朋友說: 中年危機之所以提前了,是因爲社會機會更少了。

我覺得這種說法有幾分道理,但不全面。無論對有錢人,還是沒錢人,30多歲的危機都是存在的,因爲人的慾望是無窮的。

當然,沒錢會過得更慘,這是毫無疑問的。

文友唐一有個觀點:所謂中年危機,本質是隨着年齡的增加,生活成本遠大於預期收入。

比如:

在你20歲時,老婆說要買輛車,你咬咬牙,好的我這就買;

到你30歲時,孩子要上幼兒園,你開始東拼西湊,好的我買套學區房;

到了35歲,爸媽說要更好的養老條件,你說好的,我多賺點錢養你們。

在人生前半部分,我們一直把賺錢看做花錢的手段,急於滿足自己的需要。甚至用透支生命的方式,來換來財富。

不過一旦你到了30多歲,你會發現,還是採用這種辦法來生活,勢必會撞得頭破血流。

因爲對大多數人而言,收入和崗位是有天花板的,一旦過了某個節點,收入都會停滯下來。而同時你卻追趕着父母的腳步漸漸老去,身體機能也開始下降。

特別是對於社會的中產階層,房貸、車貸、孩子的教育費、老人的養老費…通通都要錢,一年花得比一年多。

你拉不下面子降低生活水平,結果就是整日穿梭在家庭與工作中,可是一看銀行卡,卻沒有多少存款,城市再大,你還是要蝸居。

更有甚者,生活有時晴天霹靂,一次失業,一場大病,就擊潰你苦心經營的所有體面。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不能多賺錢,那麼就該選擇把錢用在刀刃上。

之前跳樓自殺的中興員工歐某,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的妻子沒有工作,在家當家庭主婦,兩個年幼的孩子嗷嗷待脯,雙方四個老人需要照顧,更不要提每個月要還的車貸、房貸…

生活的所有負擔都壓在一個人身上,那是多麼大的物質壓力和精神壓力,想想都害怕。

承擔“車貸+房貸+2個小孩+2個大人+4個老人”的開支,鐵打的漢子也撐不住啊!

所以,他被通知裁員的時候,突然對人生迷茫了,對公司失望了,也對這世界徹底灰心了。

日本有個詞叫做“低慾望社會”,指的是30歲後的年輕人要了解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你的能力終歸有限。

這時候,調整心態,降低期望值,坦然面對命運給予自己的苦澀,是每個人30歲以後的必修課。

半生已過,你早已沒了當年的熱血;如果眼前生活太苦,不如放過自己。

王思聰欠款1.5億,清空4000萬微博粉絲:三十而立還是中年危機?

成熟的人

過得了豐年,也經得住荒年

文友霍輝在一篇文章裏把人生的起起落落比作如日升日落。

初升的太陽逐漸光芒四射,中午到了巔峯如日中天,然而隨着時間推移,總會有太陽落山的時候,在夕陽綻放最後一點光芒後,便墜入了無盡的黑夜。

我們無力阻止夕陽西下,能做的,就是一邊追逐太陽,一邊早做準備,以便日落後,有禦寒的棉衣,有足夠的體力,支撐我們安然度過漫漫寒夜。

一個人的年齡無法逆轉,就像太陽終要下山;一個人總會遇到坎坷,就像水流終要匯入大海。

既然無法避免,那麼調整心態,誠實面對,就是人生最好的選擇。

知乎上有個提問: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是什麼?

有人回答:那就是既過得了豐年,也受得住荒年。

站上巔峯的時候不要過分自大,更不要竭澤而漁,留好後招,才能安穩的過一生。

走下坡路的時候,不要矯情、接受現實,接納生活的殘缺,接納自己的無能爲力。

當然,度過中年危機,還要學會開源節流。

20多歲的時候,你儘可以做大大的夢,而30多歲以後,你就要學會拋棄掉不必要的幻想,丟掉那些過分的慾望,迴歸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

人生總有峯高谷低,有高潮就有低谷。

所以,別因爲開慣了奔馳,就不能忍受大衆;別住慣了120平的房子,就不能住60平米;別賺夠了年薪50萬,就不能忍受一個月只領1萬。

車釐子什麼的可以少喫,貴得要命,營養價值其實和蘋果差不多,還不如多喫幾個蘋果;

國外旅行如果去不起,在國內走走看看也很好。

其實,過一種簡單的生活沒什麼不好,只要用最真誠的態度去對待自己、對待生活,中年危機就不再可怕。

你我皆凡人,終究要在平凡的生活裏追求力所能及的幸福。

正如王小波在《三十而立》中所說:

以後我要真誠地做一切事情,我要像笛卡爾一樣思辨,像堂吉柯德一樣攻擊風車。無論寫詩或是做愛,都要以極大的真誠完成。

眼前就是羅德島,我就在這裏跳躍——我這麼做什麼都不爲,這就是存在本身。

有種遠見

是在陽光燦爛時修屋頂

都說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疾病、失業、生老病死,在大多數時候,這些都是生活強加給我們的。

我們很難避免一輩子不遇到這些事情,也無法避免它給我們的家庭帶來衝擊。

但是有兩樣東西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第一、是未雨綢繆的準備。

第二,是面對苦難的態度。

比如疾病,既然知道病來如山倒,會給家庭帶來巨大負擔,那麼在平時就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少抽菸,少喝酒,少熬夜。別把身體的危險信號不當回事,別去過度損耗自己的元氣。拿命換錢的事,別去做。否則最後一定得不償失。

比如失業,既然知道這個時代安穩越來越成爲稀缺品,就要奮鬥前置,就是降低你的失敗成本。早點打磨真正有用的專業技能,讓自己即使遇到危機,也能在短時間內重新上崗,甚至翻身。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會在陽光燦爛時修屋頂。

這是一種遠見,也是一種能力。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真正的英雄,不在於有多大的能力,而在於能夠承受多少苦難。

中年危機是在提前,但是解決危機的辦法也在增加。年齡是我們身後的猛虎,所有人都被年齡追着落荒而逃。贏得了時間,我們纔有可能贏下世界。

30歲也好,40歲也罷,該來的總要來,放平心態,面對就好。

就像作家王耳朵說的:“餘生很長,你的高潮,應該永遠在下一公里。”

王思聰欠款1.5億,清空4000萬微博粉絲:三十而立還是中年危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