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上,融中集团董事长、融资中国出品人朱闪以《乘医改之东风,破巨浪之前行》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从需求端、供给端、增长空间和产业、财税政策四个方面总结了医疗行业的投资逻辑。在朱闪看来,从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生物医药再次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及“2018年,中国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包括:以降低包括抗癌药在内的药品价格,由国家医疗保障局主导的“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等策性利好和规范下,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近日由武汉大学健康产业联盟、元明资本、融中集团主办的第一届珞珈健康论坛于2019年4月9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洲际酒店隆重举办。论坛致力于从产、学、研、投各个角度深入探讨“全球视野下生物医药投资的新策略和新格局”,以及“医疗创新企业在新形势下创业的挑战与机遇”。

会上,融中集团董事长、融资中国出品人朱闪以《乘医改之东风,破巨浪之前行》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从需求端、供给端、增长空间和产业、财税政策四个方面总结了医疗行业的投资逻辑。

在朱闪看来,从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生物医药再次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及“2018年,中国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包括:以降低包括抗癌药在内的药品价格,由国家医疗保障局主导的“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等策性利好和规范下,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朱闪认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对下游需求的提升,尤其在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方面的需求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从供给端来看,中国的医疗支出占GDP比重太小,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此外,我国新药和医疗器械等方面相比全球较为落后,增长空间同样广阔。而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行业一直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规定药企的研发费用可以按照75%的比例加计扣除,这将减少药企的税负;如注册评审改革、MAH制度、医药目录调整等政策的出台,也显示了国家层面对鼓励新药的研发的积极态度。

大健康产业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民生福祉,同时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生物医药产业以其逆周期、市场空间大等特征备受投资人的青睐。

朱闪表示,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良机。一方面,整个医疗健康产业正处于极速变化中,领军企业行业布局、整合速度加快;另一方面,精准医疗、体外诊断、创新药、智能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新“风口”的出现,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带来了投资的火爆。

“从数据来看,2018年,资本在中国医疗健康领域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全年企业融资规模近千亿元人民币,达到974.46亿元,同比增速超过100%,保持了高增长态势,而且平均单一案例的投资额为1.6亿元,是近5年来的最高。”

在对于风险资本在医疗行业的投资趋势上,显然模式和技术创新双向驱动是2018年各细分领域投资的总体基调,单维度模式创新的红利开始在衰退,盲目的以资金换市场规模增长“潮流”已经退去,未来资本将更加青睐新技术搭载相匹配的商业模式。”他分析称。

“很明显科创板的推出会对整个的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或者是估值,都发生深远的影响。在前两批申报科创板的企业当中,有30%来自生物医药行业,而且针对生物医疗行业的上市规则,也有一些重点的提出,包括对研发投入的要求。随着科创板的即将推出,会有大批符合条件的生物医药公司登陆科创板,这无疑会加速该产业的投资步伐。”朱闪强调。

最后,朱闪还提到,对于生物医药的研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的不确定性也对所属企业未来估值、发展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而科创板毕竟是新生事物,最后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而这种不确定性也会对上了科创板的以及拟上科创板的生物医药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