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57年元旦开始,《射雕英雄传》开始在《香港商报》连载。可以说《香港商报》的副刊编辑李沙威是该小说的功臣。每次都是他向金庸催稿,最后一直坚持下来。金庸也在修订版的射雕中,对他表示感谢。

金庸只是想完成编剧交给他的任务,没有想到一路写了下来。他始终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职业小说家,写小说从来都是副业!

郭靖淳朴厚重,黄蓉机智狡猾,读者们容易印象深刻,大大追捧。射雕连载的时候,大受欢迎,不但风靡了香港,还波及东南亚。

由于是每日连载,所以每天报纸一出来,读者们都会马上翻到副刊去看连载,并成为家家户户的小话题。大家一路追着这部小说,看完连载买小册子,单行本。

泰国曼谷每一家中文报纸都转载他的作品,并在报馆门口贴出前一天和当天连载的内容。当时各个报社都是每天用来往香港和曼谷的航班来送报纸再转载。但是到了小说的最紧张的时候,有的报馆已经顾不上航班了,直接要香港那边直接用电报的方式来发表香港当天作品的内容,以满足读者迫不及待的渴望!

可见《射雕英雄传》受欢迎的程度!好友倪匡说在1957年,如果香港看小说的人不看《射雕英雄传》简直就是笑话。

对于郭靖,金庸回忆说。写郭靖的时候,他更多地体现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格。由于自己性子慢,却有毅力,锲而不舍,在困难面前不后退,下苦功夫,不求速成。结果郭靖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终成大侠。

黄蓉的功夫很多出自舞蹈。兰花拂穴手出自舞蹈的姿态,而落英神剑掌身法如落花。而其他招式,多数看角色需要什么动作,就在成语或者诗词、四书五经中找一个合适的词作为名字。有时候找不到,就做四个字配上去。招式必须形象化,看到就能联想动作!

而金庸表示自己写射雕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太多,只是发挥想象而已。而郭靖和成吉思汗的对话,也反应了金庸对于战争的厌恶。

1959年5月19日,《射雕英雄传》在《香港商报》刊登862段后完成。这正是金庸创办《明报》的前一天。

随着自己的报纸的创立,金庸不可能给《香港商报》连载作品了。《神雕侠侣》就要登场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