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月5日以來,“科創板就要來了”的消息開始刷屏。

很多朋友心裏有個疑問: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我們能不能參與?應該怎麼辦?

這三個問題都很基礎,也都很重要。

我簡單講講我的思考。

第一,從國家的角度講,科創板就要來了,是好事情。

國家最近最想幹的事情是什麼?

就是想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高企業直接融資比例,讓更多的符合國家經濟轉型要求的科技型、創新型企業能生存下來、成長起來、壯大起來。

要想做到這幾點,沒有相應的資本市場與之匹配、提供支撐,是不可能的。

而科創板,能夠爲之提供舞臺。

所以你仔細梳理一下這幾年證監會和上交所管理層的發言就會發現:科創板叫什麼名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科創板他們早就想搞了——只不過此番經過老大的嘴說出來,有蓋棺論定的味道。

不要爭議了,不要懷疑了——科創板必須搞,而且已經有了大致的時間表。

最快1年、最慢2年,科創板,上交所,GO ON!

第二,科創板來了,我們能不能參與?

我的答案是:能參與,但得注意方式方法。

什麼意思呢?

有點複雜,且聽我慢慢道來。

首先我們得明確,將來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肯定不會是釀酒、養豬、挖礦這類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都成熟的傳統行業,一定是擁有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噱頭的“科技型”、“創新型”企業。

其中有真金子,也必然有真沙子。

而且無論從國內,還是從國外的實踐上看,真沙子一定是遠遠多於真金子。

投資科創板,一定是一個沙裏淘金的技術活。

由此,問題來了——你擁有多少沙裏淘金的技術呢?

如果有,恭喜,“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科創板是一個新天地,去新天地施展你的才華吧!

如果沒有,對不起,請謹遵能力圈原則,幹你把握性最大的事兒。

從管理層釋放的信息看,科創板推出後,一定會有進入門檻設定,如果按50萬的資產限制看,當前市場上就會有大約95%的普通投資者會被拒之門外,所以,科創板不是你想炒就能炒的——其實,從騰騰爸的分析看,即使管理層不對投資者設限,我也認爲市場中95%以上的普通投資者也不應該直接愣頭愣腦地衝進去。

那麼普通投資者不能參與,科創板的投資客源來自哪裏呢?

別急。

市場上的參與者,從數量上看,普通投資者佔絕大多數,但從實力上看,還是機構投資者具有碾壓性力量。

不遑資本實力,從研究能力上看,機構投資者也要遠遠超過普通投資者。

所以,竊以爲,科創板那麼高大上的東西,還是留給天使資金這類同樣高大上的機構投資者去玩吧。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專讓分析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區別,沒有看過的朋友,可以耐心細緻地在我的公衆號歷史文章中找,找到了,好好看一下。

看完那篇文章,你就會非常輕鬆地明白我下面所講的觀點:國家要推科創板,首先看中的是它的社會價值,而我們作爲投資者,最應該看中的是它的商業價值。

看不到或看不清商業價值的東西,我們最好不碰。

看到這裏,可能會有朋友沉不住氣,要問了:既然這樣,騰騰爸你剛纔爲什麼還說科創板可以參與呢?

嘿,可以參與,並不代表可以直接參與——這就是我後邊綴的一句“注意方式方法”的道理所在。

科創板是國家利益所在,從管理層的角度,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以我對中國股民(包括機構投資者)的瞭解,爆炒熱點,是其興趣所在。

所以,上述兩者的一拍即合,極有可能造成科創板局部的、一定時間意義的中長期熱炒,指數被推高、甚至推出泡沫,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兒。

因此,找一個大致安全的方式進行投資,還是有概率的支持性的。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這就是我要講的第三點:科創板來了,我們應該怎麼應對?

不懂,不敢,還想參與——所以,我的答案很簡單:最好的方式,是購買一點相關的指數基金

將來科創板上市後,一定會有相應的指數基金應運而生。

對看不懂高科技、不敢沙裏淘金、又不想放棄熱點投資的朋友,買一點科創板的指數基金,可能是最明智的做法。

當然,保守起見,即使買指數基金,也不能拿着全部家當,一把梭,ALL IN!

對實在非常想參與其中的朋友,我的建議是:最多拿出20%的資金,買點相關的指數基金。

然後,搬個小馬紮,看大戲。

其實,本篇文章的重點,還在下邊——我最想跟朋友說的是,科創板來了,你參與還是不參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定得重視它的溢出效應

什麼是溢出效應呢,在這裏,就是指連鎖反應。

我們上邊講了科創板爲什麼會推出,主要是從管理層的角度聊了聊它的社會價值——這些,跟投資者還沒有太直接的關係。

和投資者的直接關係,是科創板推出後,會給資本市場整體帶來哪來重大影響——對投資者而言,這個纔是重點!

要注意,科創板的推出,伴隨着註冊制。

科創板+註冊制的意思是:管理層認爲註冊制是個好東西,但又怕貿然全面推開,對市場造成大面積的負面影響——國家既想推,還想平穩着地,所以就在新生事物科創板那裏劃出一塊試驗田。

試驗成功,全面鋪開;試驗失敗,從長計議。

所以,科創板+註冊制的模式,隱含着管理層很大的改革的雄心。

A股市場的國際化腳步,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A股市場的國際化,又實質性地往前邁出了一大步。

這就意味着估值體系、投資風格,會更進一步地遠離以前的玩法。

當上市不再重重關卡,當小股票不再稀缺,當概念股層出不窮,市場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如果科創板+註冊制推出並順利實施,中小板、創業板以及整個A股市場的泡沫股、垃圾股的估值,都將重估。

那時候,長期穩定盈利並能給投資者進行可持續分紅的企業,將逐漸體現出估值溢價!

有朋友問我:科創板來了,我們的倉位如何進退——是加倉呢,還是減倉呢?

看完我的上述分析,您尋找到自己的答案了嗎?

全文完。

注:本文於11月7日首發於“我是騰騰爸”手機微信同名公衆號——微信搜索“我是騰騰爸”並加關注,閱讀先人一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