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2018

  山姆吉爾

  通過其新成立的多邊機構,中國增強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改變東南亞地區未來的環境與經濟態勢。

  在中國雲南西雙版納,一艘餐廳休閒船漂浮在瀾滄江(湄公河)上(圖片來源:Luc Forsyth/A River’s Tale)

  去年12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瀾湄國家應該建立一個“命運共同體”。他指出,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簡稱”瀾湄合作“,LMC)“高效務實”,“瀾湄合作不做高大上的’清談館’,要做接地氣的’推土機’”。

  近些年來,中國已經成功鞏固了在湄公河沿岸地區的影響力,這一舉措對河流環境和靠河喫飯的人們來說都具有重大意義。中國鞏固影響力的首要載體——或者說“推土機”——瀾湄合作(LMC)將積極推進該地區水電大壩和發展項目建設,促進經濟特區和貿易發展。

  這也反映了中國正在轉變其處理東南亞地區事務的方式。而這個話題正是“第三極”(The Third Pole)和中外對話近日聯合朱拉隆功大學社會發展研中心(CSDS)和政治學系在曼谷舉辦的政策論壇上的中心議題。

  河流環境與資源共享

  湄公河發源於中國的青藏高原,先後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是全球第12大河流。據湄公河委員會(MRC)介紹,湄公河的生物多樣性重要程度僅次於亞馬遜河,同時也是世界上產量最高的內陸漁場。

  1995年,湄公河下游的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共同簽署了《湄公河流域可持續發展合作協定》,宣佈建立湄公河委員會(Mekong River Commission,簡稱MRC),希望藉此“推動和協調湄公河流域的水資源及其他相關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管理,以維護沿岸國家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福祉”。”中國拒絕成爲該組織的正式成員,但與緬甸一起以觀察員身份參與該組織活動。

  2015年,中國啓動了瀾湄合作這一包括湄公河流域所有六個國家在內的多邊合作機制)(湄公河上游中國境內河段被稱爲瀾滄江)。該組織總部位於北京,主要由中方提供資助。按照曼谷朱拉隆宮大學安全和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提塔南·蓬蘇迪拉克(Thitinan Pongsudhirak)的說法,瀾湄合作已經“超越、繞過”了湄公河委員會,並使之黯然失色。

  瀾湄合作在短期之內就建立起了相應的制度架構,其職權範圍也遠超水資源與能源兩方面。瀾湄合作明確提出了“3+5合作框架”,即以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爲三大支柱,優先在互聯互通、產能、跨境經濟合作、水資源、農業和減貧五個關鍵領域開展合作。

  今年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的第二次瀾湄合作領導人峯會之前,中國曾承諾向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提供總額近120億美元的貸款和捐贈。此外,峯會還通過了一項“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和一批中方投資的合作項目。

  影響

  然而,最有可能感受到瀾湄合作日益增長影響力的還要數水利和水電大壩問題。自從1992年中國在雲南省瀾滄江建設157萬千瓦的漫灣水電站以來,瀾滄江上已經大壩林立。目前瀾滄江上在使用中的大中型水電大壩已有近60座,在建的約30座,此外,規劃或擬建的還有90多座。

  這些大壩中的大多數是依靠中國的技術和資金建立起來的,生產的電力也主要輸往中國東部沿海地區。中國的上游大壩可以調節水量,對河流流量的影響不容小覷,喜憂參半。但是大壩的很多預期影響並不直接與水源供應有關。

  在湄公河下游流域的6000萬居民中,80%都直接依靠湄公河提供食物和生計。魚是當地家庭膳食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如今,水電大壩已經對漁業、河流生態、以及湄公河兩岸依賴洪水帶來的天然沉積物的農業等造成了負面影響。

  當地居民和環保活動人士表示,當地漁業捕撈量出現了下滑,漁民不得不開始從事農業;淡水雜草這種魚類的主要食物也開始逐漸消失;由於天然沉積物不足,河流兩岸的菜地不得不靠化肥來維持土壤營養。未來這些影響可能還會加劇:研究人員警告稱,湄公河下游地區的基本糧食安全受到破壞的風險極高。

  一項獨立的中國學術評估發現,水電大壩和相關開發雖然可以發電、有助於航運、維持水質,但是也影響了河流自身的“連通性”,也就是河流在不同地點之間運輸能源、原料和有機體的能力;阻礙了河流的沉積物流動;最重要的是,影響了漁業環境。此外該研究還發現,大壩沿線的水文和供水環境也不好。

  發展

  中方投資很可能是(瀾湄國家)地區經濟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在擬建中的“經濟特區”和總投資450億美元的泰國東部經濟走廊項目等。因此,瀾湄合作不僅能夠幫助定義湄公河地區的環境狀態,還能夠幫助確立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這與中國推動地區發展與一體化的“一帶一路”倡議(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簡稱BRI)是高度統一的。

  湄公河沿岸的清孔位於泰國北部與老撾接壤地區,“中外對話”走訪了此地一個擬建的經濟特區。這個國家支持的工業園區爲了吸引外資,促進出口導向型產業發展,出臺了減稅等多種投資激勵措施。

  如果這個園區建成,附近的一塊溼地就會被破壞。這塊溼地不僅能夠提供生態資源、吸收二氧化碳,同時對於那些反對這一項目的當地民衆來說,這塊溼地也是他們一個共同維護,十分重要的漁業資源(記錄顯示,當地至少有87種不同的漁獲種類,其中8種瀕臨滅絕),以及竹材和草藥資源。當地民衆表示,政府和項目開發商既沒有徵詢當地民衆的意見,也沒有開展環境影響評估。

  在老撾和柬埔寨,經濟特區通常設有賭場和酒吧。其中最具爭議的便是位於老撾境內湄公河沿岸的金三角經濟特區,這裏有一家非常大的中資賭場。環境非政府組織TRAFFIC稱此地爲“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聚集點”。在那裏,犀牛、盔犀鳥、白肢野牛、獵豹、烏龜和鬣羚都能公開銷售。

  金三角經濟特區皇家羅馬賭場內部

  此外,中國開發商還對開發河流貿易航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被泰國政府批准的中方開發計劃包括在泰國和老撾進行大規模的岩石、小島和激流爆破,使從中國雲南省到當地的大型船得以通過。

  然而,工業、水電和航運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會給社會、環境和食品安全帶來潛在的負面影響。如果不重視當地的環境與社會關切,不僅瀾湄合作和相關項目的聲譽難保,湄公河及其沿岸居民的未來也將受到威脅。

  本文爲中國在湄公河流域的影響系列報道的首篇文章,英文原文首發於中外對話子網站第三極

  翻譯:Estelle

  推薦 1

  財新博客版權聲明:財新博客所發佈文章及圖片之版權屬博主本人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博主及/或相關權利人單獨授權,任何網站、平面媒體不得予以轉載。財新網對相關媒體的網站信息內容轉載授權並不包括財新博客的文章及圖片。博客文章均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財新網的立場和觀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