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仍在持續發酵,中概股一時間也因此風聲鶴唳。造假風波後,瑞幸股價一瀉千里。4月7日晚間,瑞幸宣佈停牌。截止北京時間4月27日,瑞幸咖啡市值爲11.05億美元,較3月最高峯的110多億美元已跌去近九成。 2019年5月,瑞幸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從創立到赴美上市僅用18個月,創造了最快IPO紀錄。截至2019年底,瑞幸吸引了超過190家機構投資,2020年初市值一度達到125億美元,這和在中國深耕了20年擁有肯德基、必勝客等快餐品牌的百勝中國不相上下。而不到一年的時間,瑞幸公告稱,公司COO劉劍及其團隊從2019年二季度到四季度僞造交易22億元,這意味着瑞幸上市後所有財報數據均爲作假,幾乎成爲上市後最快曝出財務造假的公司。

財務造假虛增利潤,16家上市公司遭調查

財務造假在A股市場中也是經常出現,根據數據顯示,近一年多來,已有22家上市公司因財務造假被立案調查,18起典型案件領了罰單,6起財務造假涉嫌犯罪案件被移交公安機關。統計顯示,2019年以來至今年1季度,160多起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信息披露違法案件,不少涉及財務造假,2020年以來,16家上市公司披露收到立案調查通知書。4月中旬以來幾乎每天1家。

部分上市公司無視投資者利益,連續多年有組織造假,如康得新連續四年虛增利潤;航天通信重組標的智慧海派爲兌現重組承諾實施造假;獐子島財務數據嚴重失實,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資金佔用、違規擔保,嚴重損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東利益;盛運環保爲盛運集團及其關聯方提供三十多億元擔保未依法披露;天翔環境實際控制人隱瞞關聯關係,累計二十億元關聯交易未依法披露,新光圓成、輔仁藥業也存在類似情況等。

上週五證監會再次發聲,將嚴厲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並點名索菱股份、龍力生物、東方金鈺、藏格控股四家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索菱股份現名“*ST索菱”,根據公告顯示,公司披露的2016年、2017年、2018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連續3年共虛增利潤逾8億元,且2017、2018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均爲負值。

根據規定,若其正式披露的2019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繼續爲負值,或公司2019年財報繼續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將於2019年年報披露之日起停牌,深交所將在停牌後15個交易日作出是否暫停股票上市的決定。目前,投資者向*ST索菱索賠的程序已經開始。

龍力生物現名“*ST龍力”,2019年5月15日起已經暫停上市。公司因2017年、2018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資產爲負值,且兩個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被暫停上市。若2019年年報出現觸及強制終止上市情形,交易所將在公司2019年年報披露後15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終止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

藏格控股雖然2019年年報與2020年一季度均預盈,但根據公告顯示,藏格控股存在的違法事項包括:虛増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虛增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隱報大股東佔用上市公司鉅額資金這三大項,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虛增利潤總額1.28億元和4.77億元。

近期,宜華生活“存貸雙高”也受到了交易所的關注,並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而被立案調查。飽受市場質疑的宜華生活,賬面貨幣資金幾十億元,卻沒有任何利息收入,借款和債券餘額50多億,產生了大量財務成本,一年間股價縮水57%,截止4月27日收盤,最新報價2.03元/股,與2015年高峯時相比已經跌去約90%。

如何避免踩雷“財務問題”企業?

投資者如何才能避免踩雷“財務”問題企業?嚴打財務造假對A股生態影響如何?

拉曼資產信評總監張磐介紹,很多公司出於美化報表、粉飾業績的目的會對財務報表進行修飾、甚至財務造假,在研究企業的時候,要結合公司的管理行爲、經營行爲、財務行爲綜合分析,利用財務數據橫向、縱向多維度考量。以債券市場爆雷的幾家上市公司發行人爲例,普遍存在很多爲人詬病很久的“疑點”,比如二康的“大存大貸”行爲。很多財務數據在經過橫向、縱向對比後,投資人可以發現數據本身經不住推敲。這個時候,投資者就應該放棄“渣男”們可能“浪子回頭”的錯覺,堅決予以迴避。

張磐還指出,嚴打財務造假能從源頭保護的投資者合法權益,給投資者提供一份乾淨、真實的財務報表,爲投資者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同時,有利於維護市場規則及法律尊嚴。活躍的二級市場有利於一級市場持續融資,而縱容發行人財務造假,代價是A股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市場發展的不可持續。在A股上市的上市公司公司債爆雷發行人中,存在財務真實性瑕疵的機構比比皆是,造成的後果也十分嚴重。正是由於這些發行人通過財務造假,欺詐發行債券,導致同類型公司的發債融資困難,遭到投資者的集體拋棄。

淳石資本執行董事楊如意在接受私募排排網採訪時表示,投資者必須擁有足夠的專業能力,專業能力養成就需要各位投資者自己花時間去學習財務,金融、各行業專業知識。越專業,越難以踩雷。嚴打財務造假本身對A股影響不大,關鍵是後續措施跟上了沒有,如果還是罰酒三杯,不讓造假的人承擔投資者損失,造假成本還是那麼低的話,難以改善投資環境。

華炎投資基金經理賴燕羣表示,一方面投資者應該提升自身分析財報的能力,另外一方面,應該對有意向的投資標的做一個較爲詳盡的研究,避免過於輕率做投資決策;嚴打財務造假對A股生態有一個積極的意義,打擊違法犯罪行爲,對一些好的上市公司及市場投資者來說都是福音。

冬拓投資基金經理王春秀認爲,財務有問題的企業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比如現金流量表中經營現金流量淨額常年小於淨利潤、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的現金支出巨大、自由現金流常年爲負;比如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巨大、大存大貸、其它應收款巨大、在建工程巨大;比如利潤表中毛利率、淨利率顯著高於同行卻沒有令人信服的解釋等等。遠離這些問題股就可以避免踩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