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是正經道理,說的正不正經就不知道了

連給自己的兒童節禮物都買不起的你看看這個,教你如何月入十萬

連給自己的兒童節禮物都買不起的你看看這個,教你如何月入十萬

在社會發展的高度發達的今天,一個人能合法地售賣的東西,無非就四樣:

1.信息;

2.賣錢;

3.他人的注意力;

4.自己的時間。

連給自己的兒童節禮物都買不起的你看看這個,教你如何月入十萬

最高端的:賣信息

白手起家最快的捷徑是依靠信息不對稱,越不對稱,越來錢。

古代消息遲滯,商旅靠A地買,B地賣的差價就能賺取鉅額財富,這是因爲“什麼東西在哪裏稀缺”的信息是差價的關鍵,一旦掌握,就站到了價值鏈的上游。

這種撮合交易只要做成一次就會上癮,只需牽線搭橋,不需要什麼本金,做成一單就有從幾萬到上千萬的收入,這種錢賺起來,比自己親力親爲的老黃牛要輕鬆划算的多。

賺賣信息的錢,天生就要要比和賺賣時間的錢容易些。除了有商業掮客,還有權力掮客,更加無本萬利。

最輕鬆:用錢來賺錢

連給自己的兒童節禮物都買不起的你看看這個,教你如何月入十萬

房產增值、房租、利息、股權收益這些都算靠錢賺錢。

年薪幾十萬,不如拆遷戶。

對於普通人而言,在這個時代,個人財富增長的主要載體就只有房產增值。什麼都不如買房是過去十年來中國的社會共識。但很多人沒有再往深去想?爲什麼啥都不如買房呢?

答案是,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資本回報率增速高於勞動回報率增速的時代。

例如:香港人把買房叫“上車”,把工薪階層購置的第一套樓盤叫“上車盤”,其實特別形象——想象一羣人跟着汽車跑,只要你能跳上這輛車,你就是在車裏坐着躺着,也比外面那些追着跑的人要移動的快。 這就是是靠錢賺錢的魔力。

你們看那些投行精英,一堆又一堆sellside的人以跳去buyside爲上岸目標,圖什麼?無非圖錢多事少,但爲什麼錢多的同時還能事少,事少的同時還能錢多呢?其實這裏面體現的本質,恰恰也就是勞動回報率和資本回報率的差異。

現在只有極個別的行業(如互聯網),其勞動回報率的增速纔有可能高於資本回報率的增速,所以這其實也可以作爲判斷一個行業是否是朝陽行業的標尺。

連給自己的兒童節禮物都買不起的你看看這個,教你如何月入十萬

性價比最高:靠賣他人的注意力賺錢

所謂的注意力經濟,其商業模式可以用一句非常久遠的大忽悠話來概括:“全中國只要每個人給我一塊錢,我就是億萬富翁了”。

這句話大概20年前就有了,在90年代末第一次互聯網泡沫時不知道忽悠了多少美國投資者,後來事實證明絕大部分都是胡扯。

現在20年過去了,技術手段可以讓一個在邊遠小縣城的人在一秒鐘之內把錢支付給上海寫字樓裏的某個人,這句騙了20年的大忽悠話終於有了實現的可能。

注意力經濟這個東西的規模其實很好計算:假設一個人一天24小時,除了工作8小時睡覺8小時外,還剩8小時,扣掉喫飯拉屎,還剩下4小時的純閒暇時間,那麼注意力生意,就是在搶這剩下的4個小時。

而一個人願意爲閒暇時間支付的開銷是固定的,那麼簡單的計算就能得出平均每分鐘的注意力停留時間值多少錢,再乘以關注數,papi醬之類的網絡紅人就可以開始定價叫售了。

賣注意力這個行當的第一鐵律就是得屌絲者得天下,關鍵是跑量。一臺電腦一根網線,一年幾百萬上千萬的來錢,無本萬利,玩的就是羣聚效應。

這些新經濟迅速催富的方式,有時會讓許多傳統的、循規蹈矩好好讀書上班的人心裏非常不平衡。 以現在特別火的網絡直播都是以售賣注意力來賺錢,你可呢會覺得爲什麼主播們沒有高超的職業技能和高學歷,卻一個個都能賺的十分豐滿甚至腰纏萬貫。

原因是:男屌絲夠多,男屌絲手機有支付功能,滿足這兩點就夠了。

第一個條件以前一直有,第二個條件最近幾年才達成,所以對於這些直播姑娘來說,儘管沒有文憑,甚至也沒有進入職場的能力,但這個以前根本不敢想也想不到的神奇的時代就這樣猛然來到了。

連給自己的兒童節禮物都買不起的你看看這個,教你如何月入十萬

最辛苦的,靠賣自己的時間賺錢

連給自己的兒童節禮物都買不起的你看看這個,教你如何月入十萬

大部分人,沒本金沒人脈,空有大把時間,便只能靠賣自己的時間來賺錢,俗稱討生活。

賣時間的錢賺的最爲辛苦,是因爲同質化競爭者以十億計,賣時間的人面對買方几乎沒有議價能力,只能在食物鏈的最下游任人宰割。

這當中聰明一點的人,靠逼着自己唸書、進修、升職來增加單位時間的勞動效率,能稍微多賺那麼一點。而大部分智力無法支持提升勞動效率的人,就只能靠增加勞動時間長度來增加收入。

凌晨3點就起來擺攤的重慶小面夫妻,和加班到凌晨3點的職場精英並沒有什麼質的分別——他們的收入和自己的勞動時間長短掛鉤。

一個悲哀的事實是,但凡靠賣時間來賺錢的人,想要賺的比同行多,就只能在睡眠時間上打主意。

人一天只有24個小時,再勤奮的人也要喫飯睡覺,也需要陪伴家人,這意味着靠賣時間來賺錢,是有產能上限的。這就是爲什麼賣時間賺不了大錢的關鍵。

想要跳出賣時間的泥潭,關鍵的關鍵,是降低勞動邊際成本,或者尋找能降低勞動邊際成本的領域。

知乎上討論過爲什麼頂級的對沖基金比起頂級的投行業務,賺取的財富要高出一個數量級,恐怕也正因爲如此——資金管理規模增加10倍等於收入增加10倍,工作時間並不呈線性地也增加10倍,可能只需要多花一倍,甚至和原來差不多。

而那些收入增加10倍,工作量也跟着增加10倍的人,就只能繼續依賴賣時間。

連給自己的兒童節禮物都買不起的你看看這個,教你如何月入十萬

更多更好玩兒的

金融知識,金融調侃,金融資訊

敬請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