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農民朋友反映,他們村的幹部向他推銷了一種肥料,根本就沒有門店,每袋的價格是140元,他一共買了25袋。

  他說,村幹部硬往家裏送的,不要沒辦法。他懷疑肥料質量有問題,就向12315反映,結果人家告訴他,說沒有門店沒法管。

  這款肥料到底有沒有問題?咱們今天就來請大家看一看。

  包裝正面

  包裝背面

  這款標某公司的第17元素複合肥料,總有效成分≥54%, N18-P2O518-K2O0,黃腐酸鉀≥18%,淨含量:50公斤,含氯(高氯)。

  執行標準:GB/T15063-2009,生產許可證:(魯)XK13-001-01962,肥料登記證:魯農肥(2008)準字0597號,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查不到該公司。同時,也查不到該產品生產許可證的信息。而肥料登記證也未查到。

  公司查不到,相關的證號也查不到?這是怎麼回事呢?

  此外,該肥料執行的是複合肥料的推薦性標準,而如果標稱複合肥料,標識應該爲總養分,而不是總有效成分,計入總養分的鉀也應該是氧化鉀(K2O),可是,該產品的黃腐酸鉀卻計入了養分含量之中。

  對於這樣的一款產品,您怎麼看呢?歡迎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和看法。

  它是假冒僞劣產品嗎?它的標識合格嗎?它的質量有保證嗎?這樣的肥料能買嗎?請相關企業看到內容後及時反饋信息,給用戶一個滿意的答覆,這既是對企業自身的負責,更是對消費者的負責。

  

  根據法律規定,消費者對所購買的商品有知情權,企業與商家必須保證所售商品質量合格。

  農資商和農民朋友對所經銷、購買的農資產品如果有疑問,最好拍正反兩面,要求登記證號、廠址電話等內容清晰可見,寫清購買數量和價格,讓全國的朋友幫您辨別!

  建議農民購肥不要貪圖便宜,一定要認真查看包裝,認清標識,買正規廠家產品,保留好發票和相關證據,便於維權。

  文章來源:肥料圈

  農業技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