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高雲)訊,中信證券發佈收購廣州證券後首份並表一季報! 4月28日,中信證券發佈2020年一季報,這是中信證券與廣州證券並表後的首份財報。該份一季報顯示,中信證券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收128.5億元,同比增22.14%;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76億元,同比下降4.28%。 分業務條線來看,一季度經紀業務收入26.8億元,同比增37.49%;投行業務收入8.91億元,同比降9.88%;資管業務收入16.17億元,同比增24.72%。 自營業務一季度收入57.24億元,同比增16.28%。公允價值變動收益13.43億元,同比增175.11%,主要原因爲證券市場波動導致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投資收益43.51億元,同比下降5.42%。 淨利息收入3.13億元,同比下降39.77%。公司稱,主要原因爲利息支出增加。 從業務收入佔比來看,自營業務是中信證券今年一季度收入的主力軍,收入佔比44.54%。此外,經紀業務、資管業務佔收入貢獻二三位,收入佔比分別爲20.86%、12.58%;投行業務貢獻較小,佔一季度收入的6.93%。 image (根據中信證券合併利潤表編制,自營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 信用減值損失13.15億元,公司稱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和融出資金信用減值損失計提增加;其它資產減值損失2.83億元,同比增7701.42%,主要原因爲下屬子公司集體存貨跌價準備。 image 公司短期借款增加,2020年一季度末短期借款98.22億元,相對上年末增加32.64%。應付短期融資款312.29億元,相對上年末增加55.08%。 代理買賣證券款1833.44億元,相對上年末增48.64%,公司經紀業務客戶保證金存款增加;代理承銷證券款6.12億元,相對上年末增124.16%,主要爲未結算代理承銷款增加。 公司披露了控股子公司華夏基金未經審計的2020年第一季度主要財務數據,2020年1-3月份,華夏基金實現淨利潤3.49億元。 披露涉訴及相關事項11件
自報告期初至本報告披露日,本集團尚未披露的(金額超過人民幣1億元)或已披露且有新進展的訴訟、仲裁事項總計11項。 這11項包括,公司與程少博、朱立新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糾紛案;公司與金新實業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糾紛案;公司與開源證券、廈農商資管、廈農商金控債券質押式回購交易糾紛案;公司與聚利匯合同糾紛案;公司與聚利匯合同糾紛案;公司與中民投定向發行協議糾紛案;公司與中民投定向發行協議糾紛案;公司與新華聯控股、新華聯礦業、傅軍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糾紛案;公司與新華聯控股公司債券交易糾紛案;金石灝汭與邸淑美、佟瑞豐增資合同糾紛案;金石灝汭與珠海恆古、魏銀倉增資合同糾紛、與銀隆投資集團擔保合同糾紛案。 公司表示,上述案件中涉及的潛在損失已根據相關規定進行了充分計提。 一季度並表,披露廣州證券存續期8件糾紛案
中信證券一季報顯示,中國中信有限公司仍然是公司第一大股東,持有公司股份約20億股,佔公司總股本15.47%;越秀金控是公司第二大股東,通過廣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廣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計持有公司股份8.1億股,佔公司總股本6.26%。證金公司持由中信證券3.62億股股份,持股比例2.8%;中央匯金持股1.99億股,佔比1.54%。 中信證券在一季報中公佈了其收購廣州證券事項。2019年5月27日,公司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發行股份購買廣州證券100%股權。本次交易之標的資產過戶手續及相關工商變更登記已於2020年1月完成,公司現持有廣州證券100%股權,並已將廣州證券更名爲中信證券華南。自2020年1月31日中信證券華南納入公司合併範圍至報告期末,中信證券華南撤銷證券營業部1家--呼和浩特騰飛大道證券營業部。 此外,因廣州證券更名爲中信證券華南且納入公司財務報表合併範圍,將在公司定期報告中披露其訴訟、仲裁事項。公司表示,案件中涉及的潛在損失均已在中信證券華南交割之前予以充分考慮,未來對本公司及中信證券華南的潛在損失風險較小。 中信證券華南相關案件包括,與李瑤、程玲志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糾紛案;與瑞豐集團股票質押回購交易糾紛案;與上海華信集團債券交易糾紛案;與西王集團債券交易糾紛案;與西王集團債券交易糾紛案;與開源證券債券逆回購交易糾紛案;與安徽盛運環保、西部證券債券交易糾紛案;與黃文佳股票質押回購交易糾紛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