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攻坚,130余贫困户搬进了集镇统建楼,180余名五保老人入住了敬老院,为搬迁群众置下了家业,也稳住了脱贫基础。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攻坚,130余贫困户搬进了集镇统建楼,180余名五保老人入住了敬老院,为搬迁群众置下了家业,也稳住了脱贫基础。

洛河:有“家”才有家

自全市脱贫攻坚“百日决战”打响后,平利县洛河镇采取科学的工作措施,向移民搬迁中的入住难题发起了攻坚战。

向着幸福搬家

61岁的贫困户张德银做梦也没想到,在外漂泊、居无定所几十年以后,一家三口人终于在集镇统建楼有了一个像样的“家”。

2016年,突如其来的脑中风让妻子李显珍落下了半身瘫痪,一直在外打工的老张带着妻子回了村,可原先的土坯房早已垮塌,积蓄早已花光,无力重新安家。2018年,镇村将他家识别为贫困户,并为他落实了易地搬迁政策。

眼瞅就要搬家,老张又犯了难,“政策好,只花了7500元就拿了钥匙,可哪来的钱装修呢?”镇村干部上门打消了他的顾虑,原来当地政府已经拿出了妙招:由镇政府组织企业实行统一装修,资金不足的贫困户可签订协议将旧宅腾退补助资金用于装修,无力一次性支付的贫困户可与施工方商定分期付款。在统一调度、统一标准、统一施工下,新房很快就装修完毕。搬家那天,老张特意贴了对联,“门庭多福”的横批让他高兴不已:家里种上了9亩魔芋,儿子在外又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妻子的身体状况日渐好转......

新家圆了脱贫梦

搬进新家后,吴丰兰每天在自己的“丰兰商店”里忙碌着,看似机械迟缓的轮椅在她的操控下跳动起轻快灵活的节奏。

由于患有脊髓脊柱膨出,从小她就失去了正常行走的能力,这个不服输的90后女子当过电子厂操作工,绣过十字绣。精准扶贫后,吴丰兰家被纳入易地搬迁。吴丰兰是残疾人,如何上下没有电梯的集镇统建楼?在镇上的新房抽签仪式上,村支部书记李梅松提出的为吴丰兰家安排一楼房屋的申请获得了大家一致同意。

人性化的贴心帮扶燃起了吴丰兰心中的脱贫斗志,可坐在轮椅上如何脱贫?她想到在小学门口开办小商店,这个想法获得了镇村干部的支持和帮助,选定门面、办理执照、安装货架,丰兰商店很快开了张。“以前总是有顾虑,担心搬到镇上来以后没有生活来源,现在好了,家有了,家业也有了,今年脱贫没问题”,病痛让她倒在了轮椅上,扶贫春风激发的那股韧劲儿却帮她“站”了起来。

新居解心结

农历8月15日这天,五保户王吉坤在敬老院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中秋节。一大早,镇、村干部和中小学的学生们就来到敬老院,包饺子,剪头发,拉家常,搞卫生,好不热闹。老王也穿上了他那件崭新的军绿色大衣,显得格外精神。

为了动员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入住敬老院,当地政府明确了思想疏导、动员亲属、入院参观等多种方式。干部们第一次上门做工作时遭到了老王的拒绝和冷语,原来他是害怕到了敬老院吃住不自由,不自在,没人管,经过反复沟通后老王决定试一试。

住下后老王悬着的心放下了。舒适的居住环境,营养的膳食,科学的管理,电影放映,广场舞,花鼓戏,皮影戏等丰富的活动,100余名新入住的五保老人们不再愁眉苦脸地担心老来无依。傍晚时分,老王和“小伙伴”畅谈起现在的好日子,大家开玩笑道,前段时间干部们动员入住的时候他可没像现在这样乐呵呵,晚霞映照下,老王的脸通红通红。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攻坚,130余贫困户搬进了集镇统建楼,180余名五保老人入住了敬老院,为搬迁群众置下了家业,也稳住了脱贫基础。(王隆)

正阳镇:文艺汇演聚民心 提升群众满意度为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推动新民风扶贫扶志工作深入开展。连日来,正阳镇党委政府携手帮扶部门县委组织部,邀请县文化馆相继在龙洞河、让河、洪家坪、南溪河等村开展扶贫扶智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文艺汇演活动。活动开始前,各村第一书记用生动质朴的语言介绍了全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及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引起了参会群众的强烈共鸣。活动中,演职人员们为现场群众奉献了音乐快板舞《扫黑除恶保平安》、表演唱《欢迎您到平利来》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节目,赢得了现场群众阵阵掌声。活动中还将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及新民风扶贫扶志等相关政策知识有奖问答穿插其中,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脱贫攻坚工作不仅要让群众在物质上更富裕,还要让大家的精神文明生活更丰富,只有坚持志智双扶、互助共推,才能为脱贫致富添砖加瓦。”龙洞河村支部书记廖明清说道。本次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广大群众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向群众宣传了相关政策知识,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的关系,为提升群众满意度,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起到了积极作用。(黄小彬、王梓)

主编:王静 吴星 |副主编: 陈力

本期编辑:高翔

新家圆了脱贫梦

搬进新家后,吴丰兰每天在自己的“丰兰商店”里忙碌着,看似机械迟缓的轮椅在她的操控下跳动起轻快灵活的节奏。

由于患有脊髓脊柱膨出,从小她就失去了正常行走的能力,这个不服输的90后女子当过电子厂操作工,绣过十字绣。精准扶贫后,吴丰兰家被纳入易地搬迁。吴丰兰是残疾人,如何上下没有电梯的集镇统建楼?在镇上的新房抽签仪式上,村支部书记李梅松提出的为吴丰兰家安排一楼房屋的申请获得了大家一致同意。

人性化的贴心帮扶燃起了吴丰兰心中的脱贫斗志,可坐在轮椅上如何脱贫?她想到在小学门口开办小商店,这个想法获得了镇村干部的支持和帮助,选定门面、办理执照、安装货架,丰兰商店很快开了张。“以前总是有顾虑,担心搬到镇上来以后没有生活来源,现在好了,家有了,家业也有了,今年脱贫没问题”,病痛让她倒在了轮椅上,扶贫春风激发的那股韧劲儿却帮她“站”了起来。

新居解心结

农历8月15日这天,五保户王吉坤在敬老院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中秋节。一大早,镇、村干部和中小学的学生们就来到敬老院,包饺子,剪头发,拉家常,搞卫生,好不热闹。老王也穿上了他那件崭新的军绿色大衣,显得格外精神。

为了动员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入住敬老院,当地政府明确了思想疏导、动员亲属、入院参观等多种方式。干部们第一次上门做工作时遭到了老王的拒绝和冷语,原来他是害怕到了敬老院吃住不自由,不自在,没人管,经过反复沟通后老王决定试一试。

住下后老王悬着的心放下了。舒适的居住环境,营养的膳食,科学的管理,电影放映,广场舞,花鼓戏,皮影戏等丰富的活动,100余名新入住的五保老人们不再愁眉苦脸地担心老来无依。傍晚时分,老王和“小伙伴”畅谈起现在的好日子,大家开玩笑道,前段时间干部们动员入住的时候他可没像现在这样乐呵呵,晚霞映照下,老王的脸通红通红。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攻坚,130余贫困户搬进了集镇统建楼,180余名五保老人入住了敬老院,为搬迁群众置下了家业,也稳住了脱贫基础。(王隆)

正阳镇:文艺汇演聚民心 提升群众满意度为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推动新民风扶贫扶志工作深入开展。连日来,正阳镇党委政府携手帮扶部门县委组织部,邀请县文化馆相继在龙洞河、让河、洪家坪、南溪河等村开展扶贫扶智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文艺汇演活动。活动开始前,各村第一书记用生动质朴的语言介绍了全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及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引起了参会群众的强烈共鸣。活动中,演职人员们为现场群众奉献了音乐快板舞《扫黑除恶保平安》、表演唱《欢迎您到平利来》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节目,赢得了现场群众阵阵掌声。活动中还将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及新民风扶贫扶志等相关政策知识有奖问答穿插其中,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脱贫攻坚工作不仅要让群众在物质上更富裕,还要让大家的精神文明生活更丰富,只有坚持志智双扶、互助共推,才能为脱贫致富添砖加瓦。”龙洞河村支部书记廖明清说道。本次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广大群众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向群众宣传了相关政策知识,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的关系,为提升群众满意度,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起到了积极作用。(黄小彬、王梓)

主编:王静 吴星 |副主编: 陈力

本期编辑:高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