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首嘆花詩之後三年,杜牧就去世了,五十歲的生命,在歷史長河中不過瞬息,但他已將這短暫寫成了永恆。


嘆花

唐 杜牧

自恨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

如今風擺花狼藉,綠葉成陰子滿枝。



門外紅塵總不知



這一段故事,原本也與愛情無關,不過是對一個美貌女子求而未得的惆悵而已。得之也不過是多了一個數字,不得卻是永遠的紅玫瑰。

尋芳來遲的,還有宋代詩人仇遠。

飲陸靜復山房分韻得時字

宋 仇遠

連轡行春自作期,尋芳卻笑我來遲。

三杯雲液花前酌,一曲瓊簫竹下吹。

滄海桑田非舊日,石泉槐火有新詩。

山中道士閒於鶴,門外紅塵總不知。



門外紅塵總不知



應該是春末了,尋芳都遲了。詩人去看望一位道士,門外萬丈紅塵,人們奔忙於世俗名利,不得片刻清閒,而這位閒於鶴的道士,給了人們生存的另一種解讀。

門外紅塵總不知,也是幸事,可以不必倦於奔忙,心爲物累。

當然,多數人的尋芳,並非是尋求美人,而是美好的春日景緻或者內心的寧靜致遠。就如朱熹的這首春日。

春日

宋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門外紅塵總不知



到水邊尋找春日的蹤跡,東風一來,萬紫千紅,這普天之下都是美好春色了,何必拘泥侷限於一隅呢?

辛棄疾遙想紫陌長安,心中感慨那些看花的少年。山河破碎,尋芳已晚,看着一切,都覺得風雨驚心。

永遇樂·紫陌長安

宋 辛棄疾

紫陌長安,看花年少,無限歌舞。

白髮憐君,尋芳較晚,卷地驚風雨。

問君知否,鴟夷載酒,不似井瓶身誤。

細思量,悲歡夢裏,覺來總無尋處。

芒鞋竹杖,天教還了,千古玉溪佳句。

落魄東歸,風流贏得,掌上明珠去。

起看清鏡,南冠好在,拂了舊時塵土。

向君道,雲霄萬里,這回穩步。


宋代無名氏所作的一闕鷓鴣天,也寫春天尋芳的景緻,到山家看紅梅紅梅,恰好不巧,紅梅落了,而紅杏還沒有盛開。

門外紅塵總不知


鷓鴣天·山色晴嵐景物佳

宋 無名氏

山色晴嵐景物佳。暖烘回雁起平沙。

東郊漸覺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堤上柳,未藏鴉。尋芳趁步到山家。

隴頭幾樹紅梅落,紅杏枝頭未著花。


天氣雖然晴好,時候卻是早春,詩人尋芳不見,卻也是必然的了。

江城子·碧潭浮影蘸紅旗

宋 葉夢得

碧潭浮影蘸紅旗。日初遲。漾晴漪。

我欲尋芳,先遣報春知。

盡放百花連夜發,休更待,曉風吹。

滿攜尊酒弄繁枝。與佳期。伴羣嬉。

猶有邦人,爭唱醉翁詞。

應笑今年狂太守,能痛飲,似當時。


此人希望可以主宰四時,想去看花時,百花可以連夜開滿枝。有花有應有酒,他想起了當年醉翁太守,依然有詞傳唱,這不盡的餘聲,當是永恆。

憶仙姿/如夢令

宋 洪皓

試問春歸何處。蜂懶蝶忙來去。

婉娩倦尋芳,偶遂涉園成趣。

鶯語。鶯語。喚起小魚吹絮。


很喜歡這首小令,涉園成趣的詞人,聽到黃鶯低語,似乎在召喚池中的小魚,趕緊起來吹柳絮……何其生動的畫面,定格在我們永遠不知的那個尋芳的春日。


門外紅塵總不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