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生了多起虐待动物的事件,在网络上纷纷引起了网友们激烈的讨论,但是最让人气愤的便是下面这则新闻。

鳄鱼被人砸伤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我们甚至曾有一只扬子鳄被砸死过,而这件惨事不是发生在动物,而是发生在位于安徽休宁县的皖南国家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其实,野生动物救护站这样的存在,相当于人类的医院,是为动物们带来庇护与帮助的,为什么会有扬子鳄被人砸死呢?

说是救护中心,但皖南国家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还挂了另外两套牌子,一套是黄山野生动物园,一套是黄山大熊猫生态乐园。这里一开始的确是一个专门设立的救护中心,之后变成了一座动物园,甚至有志于成为华东地区熊猫最多的熊猫乐园。后面这两个身份也就意味着任何游客都可以进来游览,也让它在定位和展区设置上出现了明显的撕扯。

虽然曾经发生过“惨案”,但是这座救护中心依然是皖南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守护者。据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刚刚救助了一头大熊猫。

但大熊猫分布在中国的四川、陕西两省,绝无可能出现在安徽的荒野当中,如何出现在皖南地区呢?

结果救护中心后台门一开,铁笼一角真的站着一只“大熊猫”!

这种动物名叫海南虎斑鳽(jiān),别号“鸟中大熊猫”。全世界仅剩1000只左右,生存现状还不是很好,已被列为濒危动物(EN)。

海南虎斑鳽是一种夜行性的鸟类,因此拥有标志性的大眼睛,周围有荧光绿色的裸皮,眼后有一条像耳朵一样的白色线条。夜行性+白“耳朵”,大概就是它们也被称作白耳夜鹭的原因。

皖南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这只海南虎斑鳽,看起来特别瘦,脖子特别细,这就让那一对眼睛显得更大了。

海南虎斑鳽只是以救助为目的的临时饲养,放归后就没有了。但这个救护中心真是和大熊猫有缘,除了大熊猫和鸟中大熊猫,还饲养着水中大熊猫和安徽大熊猫,真的是大熊猫的乐园了。

所谓“水中大熊猫”,是扬子鳄。扬子鳄在古代雅称鼍,俗称猪婆龙,在分类上隶属于短吻鳄这一大类,其特点就是嘴巴像个铲子一样,又圆又扁又宽,和那些尖嘴巴的暹罗鳄或者湾鳄一比,真是显得又憨厚又老实。扬子鳄也是中国的国宝,是极危(CR)级别的物种,在野外只剩大约200只。

皖南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扬子鳄展区相当有趣。一般的鳄鱼展区,就是在一个水泥池子里装上水,环境异常糟糕。但这里的扬子鳄展区,拥有泥质的湖底和缓坡,扬子鳄想下水就下水,不想下水就在岸边打洞。一旦有人打扰,可以躲到洞里去,基本上模仿了原生环境。

如果要说有什么缺陷,那就是水池还浅了一点,可以在池中央往下挖一挖,加一小块深水区。

所谓“安徽大熊猫”,就是黑麂了,这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是小型鹿,但在麂子这个普遍娇小的类群当中,又算得上是大个子。黑麂身上最好玩的部分,莫过于额头上和两根短短的鹿角长在一起的一堆橙色长毛。皖南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里有一个公黑麂的头毛彻底包住了角,毛很长,还都直着长,看起来颇有朋克风。

黑麂的展区,是一片山坡上圈定的笼舍。坡上有高树、灌木、石块,这就是它们原生环境。在这里,黑麂会灵活地奔跑,令人羡慕。

除了黑麂,皖南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还饲养了不少黄麂。黄麂也叫小麂,个头确实比黑麂要小上不少,颜色也要黄不少。它们的笼舍也是一片围栏圈起的原生环境,过得比较自在。

你要觉得,只能在笼子里面看到黄麂,那就大错特错了。皖南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本身坐落在一片山地中,外面有一圈围栏,内部够大,环境也很丰富。于是他们把一群黄麂撒在了山地当中,半放养了起来。在灌木丛里觅食的小家伙,听到人的动静,几小只迅速四散逃开,一溜烟就消失了。

在原生环境里半放养原生动物的饲养、布展方式,乌鲁木齐天山野生动物园也是这么做的,这样在荒原、山林之中找动物的感觉非常棒。

园中还有一种国宝,待遇那可就差多了。这种国宝是中华鬣羚,全中国的动物园中,只有皖南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公开展示中华鬣羚,别处都看不到。

中华鬣羚是一种中小型羚羊,个头比山羊稍大。它们有着羊角、驴耳朵、马鬃毛、牛蹄子,因此也被称为“四不像”。中华鬣羚的基色是灰黑色,腿上显红色,脖颈上有飘逸的白色鬃毛,看起来特别仙气。皖南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里曾有一头20岁的老鬣羚,但不幸仙逝,现在这个是一头从小被救护到大,没法放归的2岁小公羚,它特别喜人,在狭小的水泥笼舍中,显得异常活泼。

对,就算是在这么狭小、单调的笼舍里,还是好看得惊人。不过,想让鬣羚的行为好看,还是要激发出它们适应峭壁的能力。

为了实现动物园的功能,皖南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添置了一些新的笼舍,购买了类似于黇鹿、鸵鸟、老虎、浣熊这样在动物园里特别常见的动物,并没有完全秉持救护原生动物的初心。动物园毕竟要靠这些外来动物吸引游客,这么做无可厚非。

但在一些动物笼舍的规划和安排上,皖南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做得就不太好了。例如,这里的东北虎居住在极其狭小的水泥铁笼里,但在熊猫馆旁边的山间坡地上,它们却圈了两块颇大的山地,给羊驼和浣熊住。山间别墅给了羊驼还凑合,但那么大的展区给了浣熊,真是让人无法理解。

浣熊那么小,在这么大的坡地里真是不好找,游客观看也不方便。真不如把那头中华鬣羚换到这里来,和大小熊猫配合在一起展示。在熊猫的老家,这三种动物完全有可能在同一个区域内出现,放在一起,也符合主题啊!

总而言之,作为皖南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这是一个国家级的救护中心,园内众多的本土国宝与这个身份相称。但作为黄山野生动物园,这又只是一个县城的动物园,即使饲养了好几头熊猫,也没有办法和大城市的野生动物园抗衡。

救护中心不仅仅要捉拿“出逃人间”的动物,还要救护被贩卖的野生动物,照顾被人弃养、虐待的动物。作为救护中心,这里让人喜欢,但是作为野生动物园,这里又让人无感。如果你想看老虎、狮子、长颈鹿,别来这里。如果你对中国的野生动物感兴趣,那就必须来一趟了。 EN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