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飛機上用嘴爲老人導尿急救的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醫生張紅通過其個人微博回應作秀質疑。原標題:高空用嘴爲患者導尿醫生:時間不容許空間有限,作秀沒性價比。

原標題:高空用嘴爲患者導尿醫生:時間不容許空間有限,作秀沒性價比

飛機上用嘴爲老人導尿急救的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醫生張紅通過其個人微博回應作秀質疑。

11月22日,他在個人微博上表示,導尿過程中有失敗的風險,患者有併發症的風險,他本人有被感染的風險。如果是作秀的話,性價比也太低了,“(連)巴菲特都不會幹。”

張紅還表示,當時時間不容許,空間有限,老人體位原因使得很難有壓力差。而穿刺之後,他用嘴吸,實屬無奈。

對此,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宣傳科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作秀論”確實讓人傷心,張主任是再次發聲回應。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從廣州飛往紐約的南航CZ399航班上,一位老人無法自主排尿,膀胱可能脹破。張紅醫生和海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的肖佔祥醫生自制裝置,用嘴吸尿37分鐘救人。在網友紛紛點贊醫者仁心的同時,也有人質疑稱不必要,是作秀。

關於在飛機上救治病人一事,張紅在微博中回應稱:

1。這真的是一件特殊地點特殊時空的小概率事件。醫生在醫院每天遇到的困難比這大多了,應該向堅守崗位、默默無聞的同事表示最大敬意。自己這點小事不足掛齒。

2。緊急情況下,除了專業上比較清醒外,其他都排在後面。當時的狀態下,考慮救人是第一位的,這是一種職業本能。

3。每個合格的醫護人員都曾宣誓過,在漫長學習中,都不斷進行道德教育。所以,這些行爲並不是高大上,而是起碼的職業品格與職業道德。相信各行各業都一樣。

4。關於爲什麼用嘴吸,主要原因有:儘快緩解症狀的緊迫感;針頭太細,不可能用大針管抽吸,小針管的工程量太大,時間不容許;空間所限,老人體位要求,使得很難有壓力差。所以,只好採用嘴吸的方法,實屬無奈。

5。有失敗的風險,有併發症的風險,自己有感染風險。如果是作秀的話,性價比太低,這買賣太不值了,巴菲特都不會幹。

萬米高空中,旅客無法自主排尿而需要急救的情況並非第一次出現,機組人員的應對情況和物品配備程度日益受到人們關注。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2017年11月30日,在美聯航UA807自華盛頓飛往北京的航班上,起飛約五個小時後,一位有前列腺肥大病史的男性乘客因急性尿瀦留,下腹脹痛難忍,需要立刻導尿。當時,該飛機距離目的地還有九個小時的行程,但患者難以等待。機長請示地面調度和後勤醫生後,決定馬上返航,就近降落。瑞金醫院感染科醫生項曉剛和同機一名乘客在機尾急救包中細緻尋找,終於最底層找到一根導尿管,迅速爲患者完成了導尿術。他們的舉動既解除了病人的痛苦,又成功挽回了因返航給所有乘客和航空公司可能造成的損失。

責任編輯:喬雷華 SN09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