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目前至少11%感染,死亡率高居北欧各国之首,对瑞典而言,隔离只能减少病毒的传播,但是并不能真正战胜病毒,到最后还是要靠群体免疫,所以不如早点出来,省的经济受到影响。
疫情期间,瑞典政府坚持不封锁、不隔离,直到现在。公立中小学,幼儿园照常上课。首相斯特凡·勒文还敦促全民外出,可以去餐馆,别坐在那里吃,打包,支持餐饮业。
还有检测说斯德哥尔摩人11%已经产生了抗体,甚至更多的人都已经产生了抗体,完全可以看到群体免疫的曙光。最近,瑞典顶级流行病学家又说,斯德哥尔摩将在5月实现“群体免疫”。
这里并没有闭关锁国。这样的照片已经分享到世界各地:室外座位满满的酒吧,水边的冰激凌亭外排起了长队,是的这里的生活还在 "正常 "地进行着,这是一个神话。
瑞典科学家发现:不隔离有利于抗击疫情。据悉,瑞典对其他欧盟国家为遏制疫情而实施严格封锁令的做法提出了质疑,称其无科学依据。瑞典首席流行病学家就此宣布大发现,越早放松封锁,越有利于瑞典应对新冠病毒的第二次爆发。
危急时刻,瑞典王妃索菲亚摘下皇冠,换上护士服前往医院抗疫,成为全球王室成员中最英勇的一位。身着深蓝色医疗服的索菲亚王妃,被誉为“最美蓝衣天使”,也为一向“亲民且开放”的瑞典王室再添一笔佳话。
4月25日报道,随着新冠肺炎在世界范围内蔓延,瑞典未像多数国家一样采取封锁政策,而是实施保持大部分行业开放的佛系抗疫战略。这项战略有科学家设计并得到政府支持,公众都表示广泛支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病毒学家都相信它是有效的。
但是瑞典的佛系做法引发了持续数周的全球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瑞典是采取了明智和可持续的计划,还是无意中让本国人口陷入了一场人命实验,根本无法控制住新冠肺炎的传播。
瑞典首都疫情已平缓,佛系抗疫是否真的科学?疫情之下,瑞典一直没有被封锁,酒吧依然拥挤,街道如往常人来人往。从表面上看,很少有公司关闭。但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瑞典人都自愿与社会保持距离,这是瑞典减缓病毒传播战略的关键所在。
瑞典实行不那么严格的社会距离措施,这些措施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为16岁以下儿童开设的学校将继续开放,使家长能够在关键领域工作。然而,此前所有其它北欧国家都选择了更严格的临时限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