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戰結束,中國作爲戰勝國,滿心歡喜地派出代表團,赴巴黎參加談判,中國欲趁機奪回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取消日本強迫北洋政府簽訂的二十一條,同時,終結列強在中國獲得的各項特權,包括領事裁判權、關稅自主權、租界和租借地,等等。自此以後,列強可以派兵保護各使館,東交民巷使館區成了中國人的禁地,裏面上千戶中國居民被強行趕了出去,同胞們的民宅被拆毀,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的外國建築。

五四百年,勿忘國恥:過不去的東交民巷,是近代中國的恥辱象徵

2019年,巴黎聖母院鐘樓塔尖的倒掉,世界爲之哭泣,而中國人的內心卻五味雜陳,因爲圓明園,也因爲百年前的巴黎,粉碎了北京的希望。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傳到國內,數千學生湧上街頭,抗議列強的無理和北洋政府的無能,由此豎起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大纛。這就是著名的五四運動。

一、北京的希望不在巴黎

一戰結束,中國作爲戰勝國,滿心歡喜地派出代表團,赴巴黎參加談判,中國欲趁機奪回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取消日本強迫北洋政府簽訂的二十一條,同時,終結列強在中國獲得的各項特權,包括領事裁判權、關稅自主權、租界和租借地,等等。

總之,以前的種種不平等條約,我們中國人不認了!因爲我們是戰勝國。

我們並沒有派出軍隊赴歐參戰,爲什麼卻是戰勝國呢?這是因爲,我們派出了14萬華工,赴歐洲戰場進行戰略物資搬運等工作。14萬華工,遠涉重洋,浴血奮戰,他們爲祖國贏得了榮譽,爲一戰的結束做出了卓絕的貢獻。

五四百年,勿忘國恥:過不去的東交民巷,是近代中國的恥辱象徵

2萬華工客死他鄉

然後,他們用血與汗贏得的國家榮譽,在巴黎和會上,被歐美列強和日本帝國主義,狠狠地踩在了腳下。在凡爾賽宮,列強拒絕了中國代表提出的請求,出賣了四萬萬中國人。中國代表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說:“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對列強來說,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而中國,卻可以失去山東。

五四百年,勿忘國恥:過不去的東交民巷,是近代中國的恥辱象徵

陳道明飾演的顧維鈞

失去山東,我們的領土主權將不再完整,而且,山東乃孔子和孟子的故鄉,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若失去山東,我們的文化之根就被割斷了。那麼,中國人將往何處朝聖?

中國在巴黎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社會各界無不憤怒。學生們羣情激憤,湧上街頭,集會示威,向北洋政府施壓,拒絕簽訂《巴黎和約》。

五四百年,勿忘國恥:過不去的東交民巷,是近代中國的恥辱象徵

凡爾賽宮

二、東交民巷是恥辱的象徵

學生先到天安門前集會,然後到了東交民巷,最後去了趙家樓,用一根小小的火柴,燒了賣國賊曹汝霖的家。

五四百年,勿忘國恥:過不去的東交民巷,是近代中國的恥辱象徵

今日的東交民巷

學生們爲什麼會去東交民巷?這個“巷子”有什麼來歷?

東交民巷在天安門東南角,兩地只有一箭之隔。此地原是一條東西向長街 “江米巷”,有清一代,這裏有許多行政機構和廟宇、會館及民宅。

第二次鴉片戰爭,列強要求公使進駐北京,他們進駐的地方就是在東交民巷。首先闖入北京建立使館的,是英國公使普魯斯,他選中的地方在東交民巷北的梁公府。你可能不知道,梁公府曾經的主人,是康熙大帝的七皇子允祐啊。真是物換星移了!

接着是法國公使,他們建址東交民巷純公府。當時王府的主人是清朝宗室純堪,他正在遵化守衛東陵,而他的家眷還住在裏面,爲了迎合洋人,他們也只好屈辱地騰地方。鳩佔鵲巢的滋味,怕是隻有當事人才能體會吧!

此後,俄、美、德、比、西、意、奧、日、荷等國,接踵而至,東交民巷由此成了列強在中國的大本營,他們傲然睥睨着大清皇宮,以太上皇的姿態,干涉着中國的內政外交。

五四百年,勿忘國恥:過不去的東交民巷,是近代中國的恥辱象徵

東交民巷使館區

1900年,德國公使克林德公然率德軍射殺義和團團民,憤怒的團民圍攻東交民巷的侵略者。在外國列強和中國子民之間,慈禧選擇了前者,她鎮壓了義和團,同時,列強也由此獲得在使館區“自行防衛”的特權:“各國應分自主,當駐兵隊護衛使館,並各將使館所在境界自行防守,中國人民概不準在界內居住。”

自此以後,列強可以派兵保護各使館,東交民巷使館區成了中國人的禁地,裏面上千戶中國居民被強行趕了出去,同胞們的民宅被拆毀,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的外國建築。

五四百年,勿忘國恥:過不去的東交民巷,是近代中國的恥辱象徵

義和團運動時期的東交民巷

那時的使館,可不是今天建立在平等外交關係上的使館,而是國中之國。

三、過不去的東交民巷

誰又能想到,19年後的1919年,列強“正當”地行駛着 “自行防衛”的特權,在東交民巷堵上鐵柵欄,阻擋了愛國學生追求公理和正義的步伐。

5月4日那天,學生們從天安門出中華門,來到東交民巷西口,向美國公使提交《陳詞》,寄希望於他們能夠出面主持公理。可是,巷口早就被列強堵上了鐵柵欄,阻擋學生通行。同時,北洋政府的警察也圍住東交民巷的入口,強迫學生後退。

五四百年,勿忘國恥:過不去的東交民巷,是近代中國的恥辱象徵

五四運動老照片

學生們給美國公使的陳詞上這樣寫道:

大美國公使閣下:吾人聞和平會議傳來消息,關於吾中國與日本國際間之處置,有甚悖和平正義者,以最真摯最誠懇之意,陳辭於閣下:1915年5月7日二十一條中日協約,乃日本乘大戰之際,以武力脅迫我政府強制而成,吾中國國民誓不承認之。青島山東一切德國利益,乃德國以暴力奪去,而吾人之所日思取還者。具以對德宣戰故,斷不承認日本或其他任何國繼承之。如不直接交還中國,則東亞和平與世界永久和平,均不能得確切之保證……爲此直率陳詞,請求貴公使轉達此意於本國政府,於和平會議予吾中國以同情之援助。

五四百年,勿忘國恥:過不去的東交民巷,是近代中國的恥辱象徵

五四老照片,北洋大學學生

之所以寄希望於美國公使,是因爲美總統威爾遜曾經發表過“十四點聲明”,倡導大小國家應該平等地互相保持獨立和領土完整。他的甜言蜜語忽悠了學生,在巴黎和會上,美國和其他列強,共同無情地處置了泱泱中華。

在東交民巷,學生被烈日暴曬2個小時。100年前的5月4日是星期天,各國公使都不上班,學生們沒有見到公使。只是把他們的陳詞留在了使館,然後就去趙家樓衚衕火燒曹汝霖宅了。

五四百年,勿忘國恥:過不去的東交民巷,是近代中國的恥辱象徵

學生們爲什麼想要全隊通過東交民巷?因爲,這裏是使館區,唯如此才能向外國人表達中國人慾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完整的堅定決心!當然,天真的學生以爲,美國會站在中國這邊,幫我們對抗日本帝國主義,列國公使會出面爲中國主持公理和正義。不,他們不會。五四運動以後,我們中國人真正覺醒了,列強是靠不住的,救中國還得靠中國人自己,還得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

文史君說

1919年五四運動,是一個劃時代的歷史事件。其歷史意義在於,它是一次真正的羣衆運動,學生罷課,引發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在五四運動中,中國無產階級開始作爲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對這場鬥爭的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恰逢百年,特撰此文銘記國恥,不忘先輩們的奮鬥精神和愛國情懷。

參考文獻

彭明:《五四運動在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

沙健孫主編:《中國共產黨史稿 1921~1949》,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陳廷湘、周鼎:《天下 世界 國家:近代中國對外觀念演變史論》,三聯書店2008年版。

田子:《莫忘國恥》下冊,海燕出版社2014年版。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