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管控权力压制、收缩和竞争时,东盟形成了以推动、提升内部制度联结和地区开放性为方向,以渐进和低制度化为特征的制度供给模式。东盟意愿与能力相结合的最终外在呈现是, 其通过供给和扩大安全制度的方式消解域外权力的负面影响,以实现自主性的最大化。

摘要

作为中小国家集团,东盟具有维持自主性的强烈诉求,一直试图保持独立与多样性、区域自主能力和地区秩序构建中的中心地位。 这些诉求的实现高度依赖特定的战略环境,特别是以大国间温和竞争为核心特征的安全秩序。 大国权力关系或地区政策的变化具有难以预测和不易控制的特点,权力压制、收缩和竞争都会给地区战略环境带来冲击。 长期以来,东盟自主性诉求的稳定和域外权力影响的不确定 性之间存在持续的张力,如何缓解这一张力至关重要,东盟管控域外权力的意愿也正是由此而来。 然而,受主权至上、成本约束和路径依赖的限制,东盟的战略手段相对单 一,制度供给模式的延续性大于差异性。 东盟意愿与能力相结合的最终外在呈现是, 其通过供给和扩大安全制度的方式消解域外权力的负面影响,以实现自主性的最大化。 在管控权力压制、收缩和竞争时,东盟形成了以推动、提升内部制度联结和地区开放性为方向,以渐进和低制度化为特征的制度供给模式。

关键字

东盟;自主性;地区安全制度;地区秩序

作者简介

刘若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2019年第3期

GIIS

GIIS200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