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0月20日,特朗普宣佈退出《中導條約》之後,國際社會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各國都紛紛譴責美國的行爲,擔心新一輪核軍備競賽的到來。隨後美俄雙方就此問題進行商議,氣氛一度劍拔弩張,此次協商並未取得結果,決定在之後的時間裏重新進行談判。

11月10日,據海外網報道,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在9日接受採訪時表示,會聽取盟友的意見,將不會違反《中導條約》的要求,在歐洲部署新的核導彈。美國的態度,相比於之前與普京協商的態度已經緩和了不少,畢竟雙方在見面的時候,可謂是火藥味十足。

鬆口了?美稱不會違反中導條約在歐部署導彈,歐洲國家努力有成效

在美國決定退出《中導條約》後,除了俄羅斯之外,歐盟的反映則是最爲強烈的。英法等國紛紛要求美國“三思而後行”,不要將國際社會的安全於不顧。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內不少官員與民衆對於特朗普的這一行爲也並不認同,擔心會影響與歐洲的同盟關係,引起北約內部的“政治爭端”。

俄羅斯方面發現與美協商無效之後,在10月24日就揚言只要美國在歐洲部署導彈,同意美部署導彈的國家將會受到俄羅斯的反擊,甚至在此之後又在加里寧格勒升級核導彈庫。但是俄羅斯方面也強調,俄方還是希望能夠與美國在接下來的時間內達成和解。而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將很可能引起一場軍備競賽,到時核導彈沒有限制的,歐洲就危險了。

鬆口了?美稱不會違反中導條約在歐部署導彈,歐洲國家努力有成效

美蘇冷戰時期,因爲局勢一度失控,爲了維護國際形勢與安全,1987年美蘇雙方簽訂了《中導條約》,對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核導彈的研發與生產進行限制。但是美國試圖打開核武器的潘多拉寶盒,則讓俄羅斯與歐盟十分擔心。對於他們來說,一旦美國沒有了限制,在歐洲地區部署核導彈,除了會對俄羅斯的本土造成威脅外,戰爭爆發後,第一個面臨俄羅斯怒火的就是歐洲地區,而歐洲的國土也決定了這些國家根本就多少“抗核打擊”的能力,這也是歐盟國家站在美對立面的原因。

鬆口了?美稱不會違反中導條約在歐部署導彈,歐洲國家努力有成效

而博爾頓表示這次不會在歐洲部署導彈時,強調是因爲國際上的一些盟友,改變了對此事的態度,由此看來歐洲國家的影響還是有效的,畢竟美國出於國家戰略的考慮,並不想北約分崩離析,還需要藉助歐盟來牽制俄羅斯。雖然美國方面也沒有明確表示不會退出《中導條約》,但是這個緩和的態度則是一個很好的新形勢。不在歐洲部署新導彈,對於俄羅斯與歐盟的威脅就不會特別大,雙方的反應就不會如此強烈,這也算美國的一個讓步吧。

對於歐盟國家與俄羅斯來說,美國的這一態度直接讓他們鬆了一口氣,雖然後續的結果還需要進一步的商討,但是隻要美國做出了這個妥協,對他們來說還是有利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