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最後一期節目的圓滿結束,《歌手·當打之年》也正式落下了帷幕。

由於當時突然到來的疫情來,因此《歌手》的最後一期便不得不轉爲“雲直播”的方式。身爲總導演的洪濤倍感崩潰,因爲“雲直播”這一技術中最難攻克的難題便是異地信號傳輸,而節目的外國選手,增加跨境的信號傳播的難題。

所以,此次“雲直播”的難度可想而知。配置也是不小的問題,一個歌手現場演唱的好壞,不僅僅取決於歌手自身的歌唱水平,音響設備、所處環境的背景燈光以及鏡頭視角等等因素都會對現場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可是意想不到,本季的歌手總決賽卻是近幾年來收視率最高的一次。在既沒有各大知名音樂人坐鎮現場,又沒有熱烈的觀衆在臺下烘托氣氛,這一季的《歌手》便在這樣“絕望”的場景下結束了全部的錄製。

由於今年沒有元老級歌手助陣,爲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們製造了“奇襲”賽制,讓年輕一代歌手去向那些新生代歌手發起進攻。從結果上來看,這招着實有效。梁田設計的託緊張氣氛的倒計時方式、恐怖的bgm,都在不斷的爲節目製造各種懸念。

這一季的《歌手》,是新人蔘與最多的一季,同時也使觀衆們通過節目感受到樂壇競爭的激烈程度,並且記住了這些在公衆視野中並不活躍的優秀歌手們。

在這一季中,我們也體會到了太多的“意難平”,從毛不易退場到沉積多年的曾一鳴終於有機會出現到這個舞臺上。曾一鳴用他的實力向觀衆們展示他優秀的唱功,告訴大家他們真的很厲害,他們只是缺少機會。

對於新生代的實力歌手們來說,《歌手》這樣的舞臺是他們極度渴望、能夠幫助他們延伸事業的重要平臺。因此,今年導演洪濤便順應當前選秀歌手大量生長的市場潮流,以新生代年輕歌手爲主,舉辦了今年的《當打之年》。

當然,只有新生代歌手是肯定不行的,畢竟這不是一個選秀類的節目,要想提高節目的含金量,就必須以一些極具知名度的歌手爲參照。就拿前幾季舉例,無論是當時的新生代歌手鄧紫棋,亦或是“稀世遺珠”黃綺珊,其實都是衝着有咖位較大的歌手鎮場才參加的節目,這樣相互比拼才能彰顯出自身的真正實力。

樂壇,並不應該只是成功者的樂壇,它應該多給年輕人一些機會,就如同現如今的《歌手》一般,它並不僅僅是成功者之間的競爭場。

不知道網友們有沒有發現,後期的審美變了。前一季的CD級包裝以及小清新的文案現如今統統消失。破舊立新,以超大的字幕、誇張搞笑的音效以及花式的剪輯處理、用最爲簡約直白的視覺暴力處理方式震懾着觀衆們的視覺。

如果將真人秀部分看成豪放派,那麼音樂表演部分就是簡約派。除去傳統的舞臺記憶鏡頭在現場的切換方式之外,所有歌手的表演鏡頭幾乎都遭到了深層剪輯。

《當打之年》運用了大量的後期特效,使用了製作MV的處理方式,將現場表演中的一些細節進行放大,使整體效果呈現出前幾季沒有的一種細膩之感。

前幾季的主旨是將夢想持續下去,後期處理完全可以用花哨來形容。可是從《當打之年》的後期以及細節上看,預計今後的後期會朝着更加實用的功能主義方向行進,畢竟花哨真的沒有抓住重要部分所呈現出的效果更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