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军队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后,才发现八九式的厉害,早期吃了很大的亏,于是也开始仿制,于1938年仿制了出一款新式掷弹筒,被命名为民国二十七年式,大约生产了40000多具和150万枚榴弹,但是质量一般且训练不足,所以战场应用不及日军。因为掷弹筒没有支架也没有瞄准具,同时圆柱形的榴弹也没有尾翼(迫击炮弹是有的),还要考虑风速等情况,所以发射稳定性和射击精度都实在难以保证,只有经验非常丰富的射手才能做到首发必中,能够在试射一发后随后击中目标的,都是高手。

1935年6月,浙省保安处长俞济时奉命率领三个最强的保安团(第3、第4、第7)入鄂,在宜昌接收被红四方面军打垮的杂牌军第58师余部,这也就是第74军成军时的两个主力师之一。黄埔一期的嫡系再加上其叔俞飞鹏主管军需,所以重建后的第58师次年就被列为“调整师”名单中,装备也非常精良,在1937年开赴淞沪战场之前,所部拥有的掷弹筒数量多达243具。
列位可能要问,还没打上鬼子呢,怎么就有了缴获的掷弹筒呢?当然不是从日本人手里夺来的,而是民国兵工厂1934年根据日本“大正十年式掷弹筒”仿造的,并且数量不多,第58师能够一次性装备200多具,显然还是因为有通天的关系。那么在抗日战场上,为什么鲜见我方的掷弹筒有较好的战绩呢?一言难尽,说来话长。
先说这个“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它是日本陆军1921年定型和开始生产的,到全面抗战爆发的1937年列装了大约7000具,属于早期型轻型掷弹筒,被盟军武器专家称为“膝盖迫击炮”。为啥这么叫呢?因为这东西结构还不精良后坐力极大,如果错误地用大腿作为射击支撑的话,大腿当时就算废了,不养几个月都走不了路。
这算是一个毛病,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十年式掷弹筒射程非常有限,发射九一式手榴弹最大射程是175米,在战场上的威力自然大打折扣。而最严重的缺点,则是十年式掷弹筒属于“滑膛炮”,也就是炮管里面没有膛线,懂行的自然明白,如此该炮的精度就不咋靠谱了,完全要凭射手的经验和感觉,按民国时期中国军队的训练水准和弹药供应水平,打不准是正常,打得准才怪了。
许多人称谓掷弹筒为“轻型迫击炮”,也对也不对,它确实有跟迫击炮一样的特性:曲射、前装、轻便,但是发射原理又有所部同,迫击炮是利用炮弹的重量落到底座上击发引信,炮弹装进去后什么也不用管,只需要捂耳朵听响就可以了。而掷弹筒发射的榴弹重量小,是必须射手用手动控制用来击发的“引铁”,才能通过底火把榴弹打出去。
从1937年起,日军全面换装十年式的改进型“八九式掷弹筒”(1929年定型),并且一口气生产了12万具,成为二战日本陆军装备数量最大的步兵支援武器之一,对我方的机枪阵地、迫击炮阵地和隐蔽工事威胁极大。“八九式掷弹筒”改为线膛,同时专门配套研发了“八九式榴弹”,不仅准头提高了,射程和杀伤力也增大了,有效射程为500米,而最大射程则达到了670米。
两者的口径是相同的50毫米,那么如何区分这两种掷弹筒呢?首先是尺寸,“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全炮长413毫米,而“八九式掷弹筒”全长608毫米。另外八九式增加了底座(专业称谓为“驻板”)的厚度和筒壁厚度,自然全炮重也就上去了,前者的重量仅为2.6公斤,而后者达到了4.7公斤,另外前者的方向照准线为红色(在筒身上半部分),后者则为白色。
掷弹筒的正确操作方式,以跪姿为例:射手左手持筒身,左臂伸直靠近左膝内侧,将驻板前端据左脚的内侧中心固定好(压住),右手则用来控制引铁。射击时头部要保持垂直,左眼和方线照准线与射击目标要成直线,然后根据所需射程调节筒内的“整度器”和筒身仰角,完成上述动作后拉动引铁击发。听起来很容易,但是在战场上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准备和射击,并且能够击中目标,可并不容易。
因为掷弹筒没有支架也没有瞄准具,同时圆柱形的榴弹也没有尾翼(迫击炮弹是有的),还要考虑风速等情况,所以发射稳定性和射击精度都实在难以保证,只有经验非常丰富的射手才能做到首发必中,能够在试射一发后随后击中目标的,都是高手。日军中严格训练过的老兵首发命中率能达到达95%,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水平。不过“八九式榴弹”的杀伤半径有5到8米,再加上50毫米的口径,即便弹着点有点误差,威力也是不小的。
日军的“八九式掷弹筒”大面积列装后,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并未退出战场,而是主要用来发射信号弹、烟雾弹等特种弹种。中国军队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后,才发现八九式的厉害,早期吃了很大的亏,于是也开始仿制,于1938年仿制了出一款新式掷弹筒,被命名为民国二十七年式,大约生产了40000多具和150万枚榴弹,但是质量一般且训练不足,所以战场应用不及日军。
八路军也曾经仿制过“八九式掷弹筒”,单方面称为“50小炮”,条件所限制造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在我方火力贫弱的敌后战场上却很有效果。小时候看《敌后武工队》的连环画,清楚地记得武工队员在房顶上用“50小炮”打击日伪,当时还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后来才明白,原来就是边区兵工厂仿制的掷弹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