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麻辣社區發帖講述自己前往成都東客站接母親的親身經歷,提到車站太大可能存在部分乘客轉乘出租車等車輛困難的問題。針對網友提出的問題,火車站管委辦和東站汽車客運站今日作出回應。

網友原帖

最近,我媽過來耍,從老家坐的汽車到東站汽車站。下了車,難受的事情來了:

如上圖,汽車站的下車點,統一在我標註的”汽車落客區“,順着箭頭指的方向,分別可以換乘火車、公交、地鐵、出租車等,除飛機之外的各種交通工具。因爲住得離東站比較近,打個車10多分鐘就到了,所以一般來說,往返於東站之間最方便的方式就是打車。

但是,我媽生病、腿腳發軟,多幾步路就走不動。所以,這下就犯難了。從落客區到的士、網約車停靠點,圖中直線測距六、七百米的距離,算下來實際得走1km左右。以我媽的速度,估計得走半個小時以上,而且也不忍心讓她走得難受。

換成以前,其實似乎還可以直接從落客區上到東廣場,在汽車站旁邊的邛崍山路的紅綠燈口子上,可以勉強打到車。但是好像最近嚴管,的士、網約車都不敢在東站的附近這些區域上下客。而公交站雖近,就在東廣場底下,卻沒有能直達的。最後無奈,只得選了公交車,繞了一大圈纔到家。

網上有些有車一族也在說不方便。更何況,實際上大多數旅客,都做不到車接車送。

再者說,即便不是老弱病殘孕一類的人羣,大部分旅客也有行李,下了車拖着行李走那麼遠去換乘,也很惱火吧?

回帖中有網友分享自身經歷,“去年年底有段時間東客站地下停車場在重新裝修,所以車開不進去,只能開到旁邊的那個醫院下面停,有通道直接連接東客站負二樓。送客好簡單啊,直接開到南北行車道,可以短時間停車下客的,這個是最簡單的。唯一不方便的是,地下停車場負一樓車位太少,很大一個區域是公交車佔了。負二樓標識有問題,不太好找,不知道重新裝修後咋樣了,有快半年沒去東站了。”

“確實稍微有點亂,外來的人估計會轉昏頭。應該學學雙流機場。”“現在不知道了,反正以前走過一次,很是複雜。都必須在外面繞一圈。”

4月28日,成都市政府火車站管委辦回應此貼並進行了解答。

回應原文

您好!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支持和監督。對於您提出成都東站汽車落客區轉乘網約車、出租車不方便的問題,我辦高度重視,現將相關情況向您作出如下解答:

一、成都東站是西南地區大型綜合交通樞紐,是我市主要的鐵路、公路運輸集散地,集中了地鐵、公交、出租車、網約車、機場大巴、私家車等多種不同換乘方式,設計日均發送旅客33萬人,理念就是儘可能實現旅客站內“零換乘”,所以從規劃設計階段就是送站區、接站區、公交地鐵換乘區、出租車候客區分置,即是爲了指示清晰,功能分區導引明顯,各功能分區之間確實存在一定距離。當前的換乘佈局是經過多次調整以後形成的,也請相關專家、各行業代表、市民羣衆進行了反覆論證。

二、目前,東廣場共計有16條路線公交車開往全市不同方向,而且成都市區公交實行次卡2小時內免費換乘3次,基本能滿足旅客需求。

三、正常情況下,東客站地區0.98平方公里範圍內,邛崍山路、錦繡大道等2條主要道路,每天通過性車輛超過10萬輛,接送客通過南平臺4.5萬輛,北平臺4.2萬輛,如此大車流與東客站周邊道路資源矛盾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暫不具備在東廣場設立網約車、出租車停靠點的條件。收到您的建議後,我辦再次會同規劃、交通管理等相關部門在成都東站東廣場現場進行了反覆查看和論證,在車流巨大的情況下,不便在東西廣場都設置出租車等交通工具,否則更容易誤導旅客,交通組織將異常混亂。

四、東廣場汽車客運站負一層有私家車停車場,可以供到達東廣場旅客車輛停放,在您到達東客站若需要任何幫助,您可以直接向周邊值班值勤人員求助,他們都將竭誠爲旅客提供服務。

感謝您寶貴建議,我們將繼續強化服務意識,爲旅客提供更加溫馨、便捷的服務。對功能分區設置給您造成的困惑,還請您理解。

隨後,成都交投旅遊運業發展有限公司成都東站汽車客運站也回應了此貼。

回應原文

旅客您好,這裏是成都東站汽車客運站小編,您反映的問題我們非常重視,關於整個東站的規劃問題我們會及時向相關管理部門進行反映。如果您到我站乘車或到達我站時行李過多,可向工作人員求助,我們可以提供行李推車,如有行動不便的旅客,我們也可提供輪椅,由專人進行幫扶。感謝您寶貴的建議,我們將繼續優化服務意識,給旅客朋友們提供更加溫馨、便捷的乘車體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