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必錦是耳鼻喉科專家,福建永福(今永泰)人。1938年畢業於協和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曾任北平中央醫院(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天津恩光醫院醫師。

林必錦故居位於和平區睦南道60號,爲磚木結構的西式平房,建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約有270多平方米。大筒瓦頂,三槽窗。雖爲平房,但結構合理,住用方便。臥室、餐廳、客廳、書房、起居室、廚房和衛生間一應俱全。內部裝修精美,頂部有燈光灰線。室外前後都有寬敞的院落,花木扶蘇,有石榴樹、丁香花等多種花木,開花之時景色優美,花香滿園。後院裏還有個小鍋爐房,用於冬天的採暖,還有車房等設施,配備很齊全。

與那些出生在富裕家庭、從小認定“醫學救國”的“名門之後”不同,林必錦是從一個沒落的家庭中走出來的“貧困生”。儘管學有所成之後,精湛的醫術令他譽滿天下,但年輕時佈滿荊棘的求學之路,在他的一生中似乎更應該被記錄。

林必錦出生在一個沒落的書香世家。他的父母嚮往讀書,但卻只能以種菜爲生。貧困的家境,沒有壓垮林必錦的精神,反而激發出他發奮讀書的動力。在家人和親友的鼎力支持下,兩年之後,林必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協和醫學院。

在臨牀上,林必錦有許多重大成果。1951年創制金屬橄欖頭式食道引線擴張探子,解決了化學燒傷後食道瘢痕性狹窄的擴張手術問題。1981年研究喉發聲重建術獲得成功。在副鼻竇、中耳腫瘤手術治療方面,將傳統性頸淋巴清掃術改進爲功能性頸淋巴清掃術,並編著有《耳鼻喉科全書》。

生活中的林必錦十分簡樸。據他的長女林孝玉回憶,“他喜歡鍛鍊,每天早上都在睦南道晨跑,所以他身體很好,到了80多歲還能每天去上班,甚至參與手術。”對待子女的職業選擇,他從沒有刻意去要求,幾個子女中,只有長女和最小的女兒從事了醫務工作。“我父親對我們沒有特別要求,我們姐弟幾個都是按照自己志願選擇的職業。他覺得孩子們只要好好學習,不出去惹麻煩,不是在社會上閒混就行”。俗話說“身教重於言教”,一代名醫林必錦就是用自己的行動,爲子女的健康成長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林必錦的業餘愛好之一是爬山。“逢山必登,登山必達頂”是他給自己提出的要求。有一次,他路過泰安,遠遠看見泰山,心裏就抑制不住了,非要改變行程留宿一夜。第二天清晨,林必錦早早地來到泰山腳下,興沖沖地朝山頂進發。他一路馬不停蹄,過了“十八盤”“回馬嶺”,經過幾個小時的奮鬥,終於到了“日觀峯”,實現了“會當凌絕頂”的願望。據林必錦的親友回憶,他還攀登過五臺山、峨眉山、黃山、廬山……中國的名山,他幾乎都攀登過。登山的時候,他總是激勵自己,也激勵身邊的人:“登山能鍛鍊人的意志,越是在高山峻嶺,懸崖峭壁面前,我越要登上去,戰勝它。”

林必錦出身貧寒,但在求學、爲醫的路上,拿出了他攀登高山時的勇氣和毅力,戰勝了每個困難,攻克了每個難題。

編輯整理|吳璠

來源|百度百科、搜狐網城市快報

圖片來源|搜狐網城市快報、新浪微博@毛復強教授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告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