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的俄空降兵部队在接到命令后昼夜持续行军600公里,以最快的速度紧急占领了科索沃首府唯一大型机场斯拉蒂纳机场,最终让北约在科索沃问题上向俄罗斯妥协。北约前盟军最高司令官维斯利.K.克拉克将军下达命令,要求英军在俄罗斯部队到达普里什蒂纳机场之前,务必抢先进驻。

这是一次险些引发了世界大战的军事行动。1999年的俄罗斯空降兵干了一件大事,至今依旧为人称赞。那就是曾经震惊世界的科索沃机场事件,自此以后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升,不再是苏联解体后那个羸弱的俄罗斯,取而代之的是积极谋求地缘政治的俄罗斯。实际上,俄罗斯的崛起在他们下一任领导人普京任上更加体现的明显,在名义上指挥机场行动的是当时还没有退位的叶利钦,但实际上的指挥员是普京。
所谓的机场事件,指的就是1999年6月12日突然占领南联盟斯拉蒂纳机场并且与北约军队进行对峙的事情。当时的俄空降兵部队在接到命令后昼夜持续行军600公里,以最快的速度紧急占领了科索沃首府唯一大型机场斯拉蒂纳机场,最终让北约在科索沃问题上向俄罗斯妥协。为了蚕食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扩大北约的影响,1999年3月北约借口“人道主义危机”,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空袭轰炸,持续一个月轰炸之后北约陆军准备从马其顿完成对科索沃的入侵占领。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北约陆军准备行动之前的两天左右,以美国为首的七个国家关于科索沃问题决议在联合国安理会被通过。所谓的决议就是南联盟军队从科索沃撤军,然后由北约的军队负责进入科索沃。不难看出,这其中基本没有俄罗斯什么事。那时在安理会上俄罗斯完全不占优势,所以最终联合国通过所谓的决议也就顺理成章。如果真的按照当时的决议来执行,显然俄罗斯已经被彻底在南联盟事件上孤立。虽然也号称是大国,但俄罗斯却不能拿北约和美国有一点办法。无路可走的俄罗斯,最终只能选择一步险棋。
这次行动,让世界认识到俄罗斯空降兵的战斗力。在历史上,俄罗斯空降兵曾多次执行过突袭抢占机场的军事行动。俄罗斯空降兵至今已经有90年多的悠久历史,是世界空降作战的首倡者之一。俄罗斯空降兵部队从成立以来,就是苏联和俄罗斯军队中的精英,他们在历次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6月10日,还在波黑执行任务的俄联邦独立空降旅接到俄军总部参谋部的命令,让他们立刻组成200人的机械化分队,配备16辆装甲车和27辆卡车。接到这个命令时俄空降军部队还是懵逼状态,因为总参谋部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作战指令。直到11日夜,俄军总部命令才传到,要求他们这支部队必须在6月12日清晨到达并夺取斯拉蒂纳机场。军令如山倒,俄军参谋总部下达命令后,这支200人的部队昼夜兼程赶赴目的地。
实际上,这并不是俄军的单方面行动,还有南联盟军队在配合,否则俄军很可能在北约军队达到之前无法到达机场。终于,12日凌晨2点左右,俄军到达机场。之后,拉蒂纳机场以及周围的道路全部被俄军控制。清晨到达机场的只有北约的记者,他们拍摄的不是北约军队,而是俄罗斯军队。此时的北约大为震惊,只能用震惊来说,这时候他们最近的部队还有10公里的距离。俄军用闪电行动,让俄罗斯在科索沃保持了实际的军事存在,直接打了北约一个措手不及。
北约盟军命令最近的英军把俄军赶走,因为俄罗斯只有区区几百人。但是至少有一个旅的英军硬是没能赶走俄军,虽然他们有坦克和直升机等。面对俄军士兵的强硬,英军只能作罢。北约前盟军最高司令官维斯利.K.克拉克将军下达命令,要求英军在俄罗斯部队到达普里什蒂纳机场之前,务必抢先进驻。但英军还是晚了一步,当时赶到机场附近的英国部队就有将近7000人,拥有坦克和步兵战车等重武器,此外还有法国、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等国的部队。但就是这区区200人的俄军小分队,就把人员和装备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北约部队吓住了,既不敢正面和俄罗斯发生冲突,也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和俄罗斯人谈判。
在对峙期间,克拉克将军还曾经下令,命令包围机场的英军向俄军开火,结果英国人拒绝执行这个疯狂的命令,英军认为如果跟俄军交火,可能会引发世界大战。当时,被国内网友戏称为“英国刀郎”的著名英国歌手詹姆斯.布朗特就在包围机场的英军坦克上,此时他是英国装甲部队的一名上尉。事后他回忆,他是乘坐坦克在第一线与俄军对峙的,如果当时俄军和英军打起来,以后英国的音乐界可能就没有这位红歌手啥事了。
这时候,俄罗斯强硬的一面展现出来了,这就是战斗民族的血性。自此之后,西方国家再也不敢小看俄罗斯了。最后,占领机场的俄军与英军协商,双方分区域对普里什蒂纳进行托管。很多的对峙和纠纷,要求迅速反应,当场打回去,然后大家坐下来,谈判或商议约束武力。两个国家在没有爆发战争的情况下,一些小冲突都不太可能升级为大规模的战争,所以第一时间吃了亏,就会永远吃亏。
俄罗斯抢占普里什蒂纳机场的突击行动令北约及国际社会震惊,并达到了既定的战略目的。现代的国际纷争和冲突,必须要有最高决策权和一线自主权的紧密结合,不能一级级请示,再到最高层,然后决策再逐次到基层,这样黄花菜都凉透了。在事态不确定、时间紧迫和信息有限的情况下,要作出危机决策。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需要把握决策的合适时机,包括为不失良机而打破常规,省去决策中的某些“繁文缛节”。当断之时应勇于决断,决不能因犹豫或拖延而丧失战略主动。
虽然这件事的最高决策者是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但实际的执行者是普京,此时普京任俄安全会议秘书,已经接过了大部分最高政务,半年后,叶利钦辞去总统职务,将政权交给了普京。这件事完美体现了普京的冒险精神和坚韧的决断力,也体现了叶利钦灵活的斡旋手腕。这是一次教科书般的行动,毛熊真的是敢说敢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