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很多事情中其实可以看出来,中国的文人们大多都是热衷政治的。无论他们是官亦或是不是,有时候某些文人们的话也容易让统治者们不满。我们都知道其实宋代是个很开明的时代,那个朝代是和文人相处得很好的年代。
首先那时候的国策就是重视文而轻武的,其次当时的统治者们也很懂人心。他们懂得如何让读书人们感激他们,比如说宋仁宗那个时期,当时有个人考了很多次试都没有考上,心中非常不满,为此写了首诗泄愤。
后来被被某位太守给抓起来了,因为这个太守认为他这种行为是谋反。于是这个人被压往京城去,后来统治者处理这件事情时很让人震惊,因为他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说:“他可能是太想做官了,不如就让他做官吧!”
于是封了他个官职,由此就其实也就可以让人们看出来当时统治者的用心了。这些文人对于统治者们来说有时候不是个威胁,反而能够被他们再利用。当时统治者能够这样做,后来也是被人们赞扬的,因为不管是任何时候的统治者可能都不会采取这样的办法。
不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文字狱”了,这种震慑的方法虽然也有用,可是过于霸道,有时候甚至会引发一些更不好的事情,这对国家还有统治者来说都不是很好的事情。还不如采用一个比较温和的办法。
如果要从利于统治这个方面来分析,两种办法都是有效的。那时候立下的誓言就是不杀文人,这对于拉拢文人来说也是个好办法。不论是哪个时候他们能够依靠的不是自己强大的后台,而是当时的皇上。
他们的能否好好生活,完全是靠皇上的爱好。不管是犯了各种错,只要皇上说不杀,那就没有人能够杀他们。实际上这也是人治时代的悲哀,事事都以统治者的爱好为主,他们如果残暴,那些文人们就有可能被折磨。
他们如果仁慈理智,即便是犯了错误也有可能不会受到太大的处罚。宋仁宗确实是个仁慈理智的皇帝,如果他并不是那么的理智和仁慈,那么可能那些说话不敬的文人们早就已经被处死了,哪里还能有别样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