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古玉工痕細部照片

高古玉工痕大多在成品完成時經過打磨拋光,要想了解其初始痕跡就變的很困難。但如果能夠了解這些,知道古玉的加工流程,對鑑僞會有幫助。

近年來,高古玉的仿品水平不斷提高,並且突破了前人鑑定古玉的一些理論,給辨僞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要從客觀實際出發,針對仿品的不同特點進行科學研究,深入市場,不斷總結實踐經驗,進行科學的、客觀的、全面的分析鑑定,而不是依靠帶有主觀性的推理、考證、猜測去鑑定真僞。

古玉工藝,主要是古玉加工工藝。其無外有兩大方面,其一爲清以前至新石器時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動化工藝;其二爲近代電動工具工藝及砂袋、沙箱拋光工藝。新石器時代晚期,已發明手動砣具,拋光用解玉砂、獸皮輪砣、棉、麻布輪砣等,其特點爲鑽孔多爲喇叭狀,長孔多爲對鑽而成,孔爲中細,兩端大,孔壁可見粗細不等的螺旋紋,且表面光滑。機械孔壁則較規整,留有細密均等的螺旋紋,另外,孔口邊緣也可發現硼碴。這是穿孔鑑定重要方法。戰國鐵器發明以後穿孔則較規整,但孔壁螺旋紋還不同機械孔壁螺旋紋細密均等。

新石器時代與商周之時拋光多用解玉砂、獸皮等爲之。10倍或20倍放大鏡下可觀察粗細不均,但較爲順暢的細凹線,間或也有雜亂無章細凹線,區別於機械拋光或仿照古法拋光的細密均等較爲平行的細凹線。這種工藝是鑑定古玉真僞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主要鑑定方法,望大家多觀察實物,多比較,需強調一點:必須用放大鏡才能觀察鑑定。

上海博物館藏品

哈佛館藏的這一對西漢獸首雲紋玉耳杯

徐州西漢楚王墓 玉耳杯

金縷玉衣

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小編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平臺發佈的內容作爲分享、研討之用,內容僅供參考,收藏知識的傳播需要您的力量。

湖南電視臺《東方尋寶》節目藏品徵集(範圍:精品陶瓷、名家字畫、翡翠玉器、雜項清玩、明清傢俱等!)、可諮詢+135—4966—7091(微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