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長三角無人機產業創新大賽、長三角無人機安全管理與協同發展論壇近日在上海青浦區北斗西虹橋基地舉辦。業內專家表示,國家政策導向和地方政府的務實推進,正在大力推動我國無人機行業發展,催生出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據預測,到2023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976.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59%。

  在無人機生態系統中,上游是設計製造企業,主要包括技術基礎、整機制造、應用系統等企業;中游爲應用運營企業,主要包括國民經濟建設的各方面,有安防監視、電力巡檢、農業植保、航拍攝影等;下游爲無人機維護、數據處理、氣象保障等企業。申萬宏源研究報告顯示,植保無人機產業將達500億元,電力巡檢無人機會達到48億元,安防無人機產業約25億元。此外,送貨用無飛機也在發展,京東、順豐都在研發載重大、運送範圍廣、可靠性強的無人機,希望靠其解決“最後一公里”成本過高的難題。

  “近年來,國內外無人機行業經歷了蜂擁而上的熱潮,低端產能過剩的生存冰川,以及劇烈的行業調整之後,湧入的技術和資本開始逐漸冷靜。行業開始向專業化應用、軍事應用等方面發展。其中,工業化無人機更顯現出高品質門檻准入的要求,因此,積極拓展專業化、智能化的工業無人機‘藍海’,是行業探索的重點。”在湖南長沙召開的“首屆中國長沙無人系統高峯論壇”上,長沙市無人系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會長張代兵說。

  未來,無人機行業將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

  無人機千機編隊文藝演出,將成獨立的商業模式

  數千架無人機編隊飛行表演,在廣州、成都、西安等多地上演,數千架無人機可以進行復雜的編隊飛行,組成的不同的圖案與主題,且不會發生碰撞。強烈的視覺震撼,已經獲得市場的廣泛認可。無人機千機編隊表演,無數“螢火蟲”點亮夜空,已經成爲獨立商業模式,將持續擴大影響。

  無人機保險逐步走上正軌

  消費級無人機的爆紅,讓無人機飛進了千家萬戶,無人機保險此時也開始萌芽。此後,工業級無人機掀起新的發展熱潮,在農業、公務、文化、電力等諸多行業實現了深入應用,爲無人機保險業的持續成長提供了新的土壤。

  作爲保險業的“新版圖”,無人機保險可以根據無人機的應用領域、機型、使用環境等情況來提供各種保障服務。近幾年來,無人機保險產業經歷了萌芽、探索、發展等階段,無人機險種不斷擴張,目前已經形成了機身險、第三者責任險、駕駛員傷害險等幾項核心業務。

  工業繫留無人機業態新格局或將初現

  工業無人機的下一步發展必然是細分市場的異軍突起。衆所周知,工業級繫留無人機爲無人機的細分類目。不同於消費級無人機服務於大衆消費者的定位,工業級繫留無人機主要服務範圍涵蓋國防、軍工、消防、抗災救援、應急通信等國民生產生活的各個關鍵領域,需求行業極廣,市場量級龐大。人工智能時代已然來臨並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人工智能與繫留無人機的融合更是顛覆了傳統無人機的作業模式。比如在消防應急現場,時間就是一切,贏取了時間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各方損失;但傳統無人機往往囿於電源動力不足,只能在現場上空短暫停留,進行基礎勘探作業,遠遠無法滿足指揮中心對災情現場即時態勢、未知危險、人員傷亡等諸多複雜信息的迫切需求。

  結語:未來無人機將是智能化的,而不僅僅只是聽從指令被動行動的設備。在實際應用場景中,尤其是面對搶險救災情況,環境極其複雜,人工操作具有很大的侷限性。因此,一架具有主動判斷能力和感知能力的智能化無人機就能在實際使用中得到良好的應用,以自主控制爲代表的無人機智能化水平未來將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採用人工智能等技術後,無人機可在不同環境下自主完成各項作業任務。

  數字化企業網:http://www.e-works.net.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