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就搞笑了,李瓶兒家的胡椒可以拿去換大把銀子給西門慶建房子,爲何大明的官員們卻不要胡椒只要錢呢。戶部讓海瑞組織發欠薪,錢不夠,胡椒湊。

男人有魅力,女人願倒貼。《金瓶梅》中,孟玉樓、李瓶兒都是家底殷實,把自己和銀子寶物都倒貼給了西門慶。裏面有這樣一段描述——
婦人因指道:“奴這牀後茶葉箱內,還藏三四十斤沉香、二百斤白蠟、兩罐子水銀、八十斤胡椒。你明日都搬出來,替我賣了銀子,湊着你蓋房子使。你若不嫌奴醜陋,到家好歹對大娘說,奴情願與娘們做個姊妹,隨問把我做第幾個也罷。親親,奴舍不的你。”說着,眼淚紛紛的落將下來。西門慶忙把汗巾兒抹拭,說道:“你的情意,我已盡知。待你這邊孝服滿,我那邊房子蓋了纔好。不然娶你過去,沒有住房。”
列位,在當時,這沉香、白蠟、水銀、胡椒可都是寶物啊。一般人家,根本拿不出這多來。李瓶兒也是老公的叔父花太監在宮裏做了很多年,攢下來的,都給了花子虛。花子虛還沒死呢,很多家當就被李瓶兒送給西門慶了。老公一死,正好讓西門慶搬了個乾乾淨淨。
《大明王朝1566》裏,大雪天啊,就快過年了,還欠着各級官吏幾個月工資呢。戶部讓海瑞組織發欠薪,錢不夠,胡椒湊。海剛鋒先生剛說給大家幾升胡椒,官員們就揮着拳頭上來了,不要胡椒,要錢!
這就搞笑了,李瓶兒家的胡椒可以拿去換大把銀子給西門慶建房子,爲何大明的官員們卻不要胡椒只要錢呢?
這就不得不佩服明朝的皇帝們聰明過了頭。
官員們的工資,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錢,一部分是物。國庫有錢,就多發點錢;國庫空虛,就多發些“寶貝”。
什麼寶貝呢?就是海外進貢的胡椒蘇木啥的。
本來,這些胡椒蘇木都是折價發給官員的,正價賣出去,有得賺啊——問題在於,突然大量清庫存,市場上一下就出現很多同類物品,饒是胡椒珍貴,也架不住量多啊!官員們都急着出手換錢給孩子買新衣服,給老婆買個便宜的項鍊呢……如此一來,還不得暴跌?
皇帝聰明,官員們也不傻啊,所以,他們都不要胡椒,還把海瑞打了一頓,差點把戶部都掀了,搞得嘉靖皇帝灰頭土臉,大發雷霆。
然則,無論明朝官員如何鬧,都改變不了胡椒珍貴的事實。整體上,胡椒不但是十分稀罕的香料,還是珍貴的藥材。古代的道士們認爲,直接食用胡椒或者吸入胡椒燃燒生出的煙霧,可以延年益壽,強身健體。這也就可以理解,搞定李輔國、魚朝恩等大太監的唐代宗的重臣元載家裏竟藏着八百石胡椒了。
胡椒在中國貴重,在古羅馬同樣如此。
410年(東晉滅亡前十年),哥特人圍住了羅馬城,索要的財物就包括3000磅胡椒。在這個時期,胡椒與黃金處於等價的地位。
再往前,雖然胡椒比黃金還是便宜了那麼一點,卻也是硬通貨之一種。在羅馬帝國旅行,帶着一袋胡椒就可以了。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歷史發展到現在,胡椒已然是十分普及的食材,普通人都用得起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